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国子监,名义上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最高学府,又叫来太学。国子监祭酒———最高学府的校长,也就不是自个学术职务,而是一个重要的官职,且品衔不低。明清两代的国子监百祭酒都是从四品。不过比起今天,这个级别也算不了什么,现在有好度几十所副部级高校,每问个学校的书记、校长都是过去的侍郎衔,而明代的侍郎是正三品,清代是正二品,都比国子答监祭酒的品级高。
从四品 相当于中央党校的校长
祭酒,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 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zhidao管官。清末始废。
1、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2、博士祭酒学官名。汉博士之长,本称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汉书》明确表明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长,首席博士。
3、师友祭酒官名。新莽时始置,为太子版官属。《汉书·王莽传中》:“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秩以大夫……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先主既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
这里可以明显看到,太子师友、谏议大夫、六经学官,均非一人,而各设祭酒一人,为首席,主管之意。
4、讲书祭酒王莽时所置主讲《尚书》的学官。既首席讲师,主讲师。
5、军师祭酒,官职名称,由曹操设立在东汉末年,建安三年正月设立。后因避司马师讳,也称为军祭酒。实际上是曹操为首席幕僚所设的职位。曹操初见郭嘉,格外欣赏,特辟此位,礼遇超过前任戏志才。体现曹操对郭嘉的特别欣权赏以及信赖。
国子监祭酒,中国清朝中央政府官职之一,品等为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市长/大学校长)。该官职隶属于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和现在的国家教育总局一样)。 国子监祭酒的主要任务为掌管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国子监是古代的中央大学,祭酒则相当于大学校长。
扩展资636f70797a686964616f339料:
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汉武帝设置“太学”也是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而西晋初立“国子学”旨在突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的功能。北齐称之为“国子寺”。隋、唐、宋、元、明、清称之为“国子监”。
清末改革学制,1905年12月6日设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
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
北齐改名国子寺。
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炀帝即位,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
唐沿此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东都亦置监。一度改称司成馆或成均监。
宋沿唐制,分设西京国子监(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京国子监(今河南省开封市),增辖武学。
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
明清改国子学为国子监。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明代理学家湛若水、贪官严嵩、明著名首辅徐阶都做过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时也是国子监祭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子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子监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