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东汉军师一职早已有之,当时多为幕僚属官名。
1.卓果使人追之(卢植),到怀,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冀州牧袁绍请为军师。——《后汉书·卢植传》
2.(马)日磾从术求去,术留不遣,又欲逼为军师;日磾病其失节,呕血而死。——《资治通鉴·兴平元年》
祭酒,首席,主管之意。起源于祭祀习俗,为宴席祭酒开席的尊位。
1.《续汉书·百官志二》刘昭注:谓官名祭酒,系部门之长。
2.清·赵翼《陔余丛考·祭酒》:“祭酒本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1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长,皆曰祭酒。“
军师祭酒,官职名称,由曹操设立在东汉末年,建安三年正月设立。后因避司马师讳,也称为军祭酒。实际上是曹操为首席幕僚所设的职位。曹操初见郭嘉,格外欣赏,特辟此位,礼遇超过前任戏志才。体现曹操对郭嘉的特别欣赏以及信赖。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三年春正月,公还许,初置军师祭酒。
《三国志·郭嘉传》: 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师祭酒。
在曹操为司空时,历两任,郭嘉,董昭。二人任职先后有明显的顺序。因此清代洪饴孙《三国志集解》所云司空府属军师祭酒二人,或因此误。因古代凡带“祭酒”的官位,为首席,部门长,很少有辟多位的。
曹操于208年升任丞相,又历三任丞相军祭酒,袁涣,杜袭,王朗。王朗之后,此职不见史册。
1.以酒祭祀或祭奠。
〖记载〗⑴《仪礼·乡射礼》:“获者南面坐,左执爵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2,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
⑵《清史稿·礼志十一》:“ 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圣祖截发辫成服……既大敛,奉梓宫乾清宫,设几筵,朝、晡、日中三设奠,帝亲诣尚食祭酒。”
2.古代飨宴时长者酹酒祭神的礼仪。
〖记载〗明·许浩《两湖麈谈录》:“按古礼宾客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於地,示有先也,故谓祭酒,盖尊重之称也。”
3.指出行的饯别酒。(因酹酒,同古礼)
〖记载〗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今将下东道,祭酒而别秦 。”王琦汇解:“祭酒,谓祖道祭也。古者出行,必有祖道之祭。”
4.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记载〗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 荀卿 三为祭酒焉。”司马贞索隐:“谓荀卿出入前后三度处列大夫康庄之位,而皆为其所尊。”
⑵清·赵翼《陔余丛考·祭酒》:“祭酒本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长,皆曰祭酒。盖饮食聚会,必推长者先祭。胡广曰:古礼,宾客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示有先也。”
⑶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官尊长亦称祭酒。
5.用于官职,称谓,指首席、主管。
《续汉书·百官志二》刘昭注引汉人胡广说,谓官名祭酒,系部门之长。汉博士之长,本称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秩六百石,此外又有郡掾祭酒、京兆祭酒、东阁祭酒等。西晋以国子祭酒为国子学之长。历代沿置。北齐国子寺,隋、唐国子监,都以祭酒为长。
6.用于形容各界翘楚。
〖记载〗郑逸梅《逸梅丛谈·妙喻》:“我师程瑶笙先生,当然算得画苑中的祭酒,善于写生,画兽更具郎士宁的意味。”
综上所述,除祭祀礼仪外,祭酒在称谓中代表——首席,翘楚,尊者之意。以上三个词汇在古语里都不用用官职的正式称谓,源于古代对祭祀的尊重。
师,老师的通称,自先秦至清未.
师傅:先秦时代.
师资:先秦时代对copy老师的敬词.
师保:古代担任教导贵族的学官.
师父:宋朝时代对教师的尊称.
博士:先秦来的国学老师.
祭酒:汉代始作官学中老师之称谓.
司业:古代教音乐的老师.
助教:国子监老师百.
先生:先秦时代的国学老师.
门馆先生:宋元时代对家塾老师的称谓.
门客:宋元时代对家塾老师的另一个称谓.
教授:原为宋代学官,后用度以对教书先生的尊称.
老师:古时称年辈最尊的学者为老师.或宋元代称教授歌曲,戏剧武书的技艺的人为教师.
教谕:宋代京师设立的小学教师.
教习:明代掌课试之事的教师.
教职:原是周礼小宰六职之一,清代时沿用为教师之称.
学官:汉代太学教师.
讲郎:东汉太学老师.
学政:宋代太学的教师.
学正:宋元明清国子监教师.
监学:清中学堂以上设监学,管学生功课及考勤之事.
监丞:明清时期,对太学中国子监教师的称谓.
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唐张说《素盘盂铭序》:“国子祭酒韦公好游山水。”《红楼梦》第四回:“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
西晋以来设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机构)最高级主管。相当于校长或教育部长(因为当时国子监为唯一最高教育机构)。 学官名。汉博士之长,本称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
《汉书》明确表明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长,首席博士。 官名。新莽时始置,为太子官属。《汉书·王莽传中》:“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秩以大夫……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先主既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
这里可以明显看到,太子师友、谏议大夫、六经学官,均非一人,而各设祭酒一人,为首席,主管之意。 《三国志·郭嘉传》中
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军师祭酒)。
曹操为幕僚特辟官职,意为首席军师。自郭嘉起,有史可考者共五任。 《晋书·慕容廆载记》:“ 平原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皝率国胄束脩受业焉。”
《续汉书·百官志二》刘昭注:又如郡掾祭酒、京兆祭酒、东阁祭酒等。
此类官职部分为士族为首席幕僚所增辟,部分为小组织机构的主管官,品类杂多,不一一而陈。
再次引用《陔余丛考·祭酒》:“祭酒本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e68a84e79fa5e98193332长,皆曰祭酒。”
可见将祭酒作为某个官职的说法是片面的。我们更应该注重祭酒的意义和象征,这个名词曾经被引入过或高或低,或国或私的诸多官职称谓。了解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种类繁多的“祭酒”官职。举个例子,首席执行官,这样的称谓是不会在古语里出现的,如果有该类职位,可能便会冠以XXX祭酒,或执事祭酒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