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国阳都县人,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诸葛亮很早就死了父亲,叔父诸葛玄是袁术所任命的豫章太守,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上任.诸葛玄平素与荆州牧刘表有交情,便前去投靠他.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在乡间亲身耕种田地,喜欢吟唱《梁父吟》.身高八尺,经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都有不赞同,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州徐庶与诸葛亮是好朋友,认为确实如此.
当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会见先主,先主很器重他,他对先主说:"诸葛孔明这人,是一条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 "先主说:"您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此人只登门求见,不可委屈招来.将军应该屈驾拜访他."于是先主到诸葛亮家拜访,共去了三次,方才见到.章武三年春,先主在永安病危,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后事托付给他.先主又作诏书敕令后主说:"你跟随丞相一起治理国中,对他要象对待父亲那样."建兴元年,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建丞相府,设置官属,以处理政事.政事不论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南中几郡同时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新遭国丧,所以还不便发兵征讨,而是姑且先遣使访问吴国,并缔结和亲.于是蜀与吴成为盟国.三年春,诸葛亮率军南征,这年秋天平定了全部叛乱.大量军用物资都由南中供给,国家因而富饶.于是练兵讲武,准备大举北伐.建兴九年,诸葛亮再出祁山,用木牛运输.粮尽退兵,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死张郃.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统率全部大军,由斜谷开出,用流马运输,占据武功县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在渭水之南对垒.诸葛亮经常担忧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的的大志不能实现,因此分兵屯田,为长期驻兵打下基础,耕垦的蜀兵掺杂在渭水的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居,军队从不扰民以利己.就这样相持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病重,死在军中,当时五十四岁.军退之后,宣王仔细观察他安636f7079e79fa5e98193336营筑垒的处所,说:"真是天下奇才!"根据诸葛亮的遗命,他被安葬在汉中定军山,利用山作坟,墓坑刚够容纳棺材,以平时穿的衣服放殓,不须陪葬器物.起初,诸葛亮自己上表给后主说:"我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亩顷,子弟的衣食,自有富余.至于我在外任官,没有别的用度,随身衣食,都仰赖公家,不另外经营产业,以增加丝毫财富.到了我死那一天,不使内有剩余的绢帛,外有赢余的钱财,以免辜负陛下."他死之后,的确正象他所说的那样.
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把诸葛亮百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然能使国家安定,最终成就大事度,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必竭尽辅佐之臣的职责,献出忠心,至死不渝!”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刘禅):“你与丞相共图大事,要像对待父亲一问样服侍他。”。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答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版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权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
这篇文章出自《三国志·李严传》(卷四十)
译文如下: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年轻时在郡中担任职吏,以才干著名。荆州牧刘表派他遍历各个郡县。曹操进入荆州时,李严主管秭归县,于是西去蜀地,刘璋让他担任成都令,又获得能干的名声。建安十八年,让李严代理护军,在绵竹阻击刘备。李严率领人马投降刘备,刘备拜李严为副将军。成都平定以后,担任犍为郡太守,兴业将军。建安二十三年,将盗贼马秦,高胜等人斩首。其他同伙四处散落,李严全部恢复了他们的平民户籍。又有越巂郡少数名族的统帅高定派军包围新道县,李严飞速前往救援,强盗都被击败逃走。加封辅汉将军,像以前一样担任郡太守。章武二年。刘备征召李严去永安宫,任命他为尚书令。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共受辅佐少主的遗诏。李严任中都护,统管内外军务,留守永安。建兴元年,封为都乡侯,授予符节,加光禄勋。建兴四年,转任前将军。因为诸葛亮要出兵汉中,李严主持后方工作,移驻江州,留下护军陈到驻守永安,都统归李严管辖。李严给孟达的信中说:“我和共同接受了先主托孤的遗嘱,深忧责任重大,希望得到好的伙伴。”诸葛亮也给孟达写信说:“处理事情有如流水,决定取舍没有滞碍,这是正方的特性。”他就这样被看重。诸葛亮集中记载有李严写给诸葛亮的书信,劝诸葛亮应当接受九锡的赏赐,进爵称王。诸葛亮回信说:“我与你相识许久了,可惜还没能互相了解!足下刚刚才教诲我要光大本国,告诫我处事不要拘泥的道理,因此也不能沉默以对。我本来是一个东方没有学问的读书人,得到先帝不拘一格的提拔,达到了臣子中最高的地位,俸禄,赏赐多不胜数,现在讨伐篡贼还未收到应有的效果,先帝知遇之恩还没有报答,却要我效法当年齐国的田氏,晋国的韩、赵、魏三卿,利用国家的恩宠而谋取壮大自己的利益,那不合义理。若能消灭曹魏、斩杀曹睿,让皇帝陛下能够还居故都,然后与诸位同僚一起升迁,到时候就算是十命的赏赐也可能接受,何况是九命呢?”建兴八年,升任骠骑将军。因为曹真准备分三路进攻汉川,诸葛亮命令李严率领两万人奔赴汉中。诸葛亮上表推荐李严的儿子李丰担任江州都督督军,主持李严走后的工作。诸葛亮因为第二年将出兵,命令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代管丞相府的工作。李严改名为李平。
建兴九年春天,诸葛亮屯兵祁山李平催促督察运输的事情。夏秋之际,久雨不晴,运粮接应不上,李平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达圣旨,要诸葛亮回来;诸葛亮接受命令退军。李严听说诸葛亮退军回来,却假装吃惊,说:“军粮十分充足,为什么回来?”想借此机会解脱自己没有承办好军粮的责任,表明诸葛亮不进军的过错。又上表给刘禅,说:“军队是假装撤退,想借此引诱敌人,好与之作战。”诸葛亮把李平前后亲笔写的信件,奏议原原本本的都出示出来,李平的错误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9非常明显。李平辞穷理尽,低头认罪。于是诸葛亮上表刘禅,指责李平:“自从先帝去世之后,李平所致力的是治理家业,喜欢施小恩小惠,安身求名,不忧虑国家的事情。臣将要出兵北方,想要李平的军队来镇守汉中,李平纵横驰说,讲尽困难,没有前来的意思,反而要求自领五郡,担任巴州刺史。去年臣准备西征,想要李平主管汉中,李平说司马懿等人开设府署征召僚属。我知道李平庸俗鄙贱的想法,是趁我出发西征之际逼迫我以获取好处,因此我上表推荐李平的儿子李丰主管江州,抬高他的待遇,以应一时之急。李平到达之日,我将各种事情都委托给他,群臣上下都对我这么厚待他感到奇怪。只是由于大事未定,汉室有倾覆的危险,指责李平的短处,不如对他予以褒奖。然而原以为李平不过想求容取利而已,没想到李平竟然如此颠倒黑白。如果这种情况再延迟下去,将导致祸败。”于是废李平为平民,迁到梓潼郡。建兴十二年,李平听说诸葛亮去世,发病而死。
我家中恰有《三国志》藏书,我照原样给你翻译出来了。
一、翻译
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然能使国家安定,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
诸葛亮哭着说到:“我必竭尽辅佐之臣的职责,献出忠心,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刘禅):“你与丞相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7共图大事,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服侍他。”。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
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
二、原文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
三、作者出处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
扩展资料
一、故事内容概括
刘备临终对诸葛亮托付遗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人物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刘备(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也多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三、作者简介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受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