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百句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该诗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全诗为: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度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专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可以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就如同一个人在读书中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属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观书有抄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袭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最后一句话形象而巧妙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境如水一般澄澈精神世界如水一般清明呢?那就是读书,书与知识就是我们的“源头活水”,只有不断汲取新知,才能不让精神世界腐烂发臭zd,不让其贫穷匮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二首·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艋膧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百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九曲棹歌 朱熹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度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 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专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属。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