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上联;慈母驾鹤瑶池路,
下联;亲朋举悲吊唁来。
横批;同泣同悲,
上联;思念慈母心悲痛,
下联;忽略唁客亦不该。
横批;怠慢莫怪
上联:香魂驾鹤瑶池地;
下联:飞魄腾云蓬莱山。
这与传说有关。7a64e78988e69d83335
一、驾鹤西游
驾鹤西游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传说有关。传闻王羲之暮年,经常闭门谢客。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他的儿子王献之在会稽鉴湖岸边遇见一和尚,和尚托其将一封书信交给王羲之。
王羲之拆信后,见信写道:“端阳正午,乘鹤归府,断尽烦恼,拜见王母。”读完信后,王羲之往鉴湖走去,见湖边有一白鹤,便乘白鹭飞走了。后来,人们就用”鹤驾归西”来比喻德高望重的人逝世。
二、驾鹤瑶池
驾鹤瑶池与创世祖先西王母的传说有关,传说瑶池是西王母的所居之处,在《山海经校注》中有记载“西王母虽以昆仑为宫,亦自有离宫别窟,游息之处,不专住一山也”。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又称要瑶池圣母,也是我们俗称的王母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被道教奉为女仙领袖。
扩展资料:
一、鹤
鹤,是中国古代长寿的象征。佛教认为人死后会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把离开尘世比做“驾鹤西归”。鹤作为一种吉祥的灵鸟,更是与神仙相伴。
因此,人们通常把人死去婉转地说为驾鹤西游、驾鹤仙游、驾鹤西归、驾鹤成仙等。驾鹤西去一般是对年龄非常大的老人仙逝较委婉的说法。
二、瑶池
传说,西王母最大的瑶池—青海湖,西王母最古老的瑶池—德令哈市褡链湖,西王母美丽神妙的瑶池—孟达天池,神秘而又海拔最高的西王母瑶池—昆仑河源头的黑海。
这是一座天然高原平湖,位于天山博格达峰下,是距今200余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冰碛湖,三面环山,北面为一座天然堤坝。
天池湖面略呈半月形,长3000余米,最宽处1500余米,周长约8公里,原有水面4.96平方公里,最深处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
湖水粼粼,碧绿如染,清澈透亮。水鸟云集,或翔于湖面,或戏于水中,金风送爽,瑞气蒸腾,一派祥和景象,湖畔水草丰美,野牦牛、野驴、棕熊、黄羊、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驾鹤西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瑶池
飞魄腾云蓬莱山
香魂驾鹤瑶池地,飞魄腾云蓬莱山,这两句话是出自一副对联,字字珠玑,铿锵有力,往往是用来祭奠刚刚过世的人,其真正的含义是先人故去,后百人用来抒发内心感叹之情。
是对故去的人一种比较好的向往。同时也代表着对先人的一种精神度寄托,以换的内心的安慰,自古也有很多说法,比如驾鹤西游之类的。
扩展资料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道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回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答夜晚,矮松的山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驾鹤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