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kěn gòu kěn táng成语释义百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度里还谈得上肯盖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成语出处 《尚书 大诰》:“以作室喻治政也。父知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道主屋乎?”感彩 中性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比喻子能继承父业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内词 肯堂肯构成语例句家有严君,斯多贤子。肯构肯堂,流誉奕世。(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容石》第七回)
kěn gòu kěn táng
成语释义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成语出处
1、这句话的意思是:
宁馨、英畏都是用来称羡别人的儿子超凡脱俗;国器、掌珠都是用来赞美别人的儿子才能卓著极受钟爱。
2、特殊的难理解的词语:
宁馨:即宁馨儿,意为“这样的孩子”,常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宁馨儿”由“宁馨”与“儿”合成而来,意为“这样的孩子”。《晋书·王衍传》:“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后转取字面为义,意为美好的孩子,用做赞美孩子的话。宁馨,晋方言,即为如此之意。
英畏:形容人英俊威武。国器:国家的栋梁。掌珠:掌上明珠,指极为疼爱的人。
3、原句出自《幼学琼林之祖孙父子》,原文的相关段落如下:
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始祖曰鼻祖,远孙曰耳孙。
父子创造,曰肯构肯堂;父子俱贤,曰是父是子。
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盖父愆,名为干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 羡孙权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朱温叹存勖之词。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是训,父亲教子之严。
绍箕裘,子承父业;恢先绪,子振家声。
具庆下,父母俱存;重庆下,祖父俱在。
燕翼贻谋,乃称裕后之祖;克绳祖武,是称象贤之孙。
称人有令子,曰麟趾呈祥;称宦有贤郎,曰凤毛济美。
弑父自立,隋杨广之天性何存?杀子媚君,齐易牙之人心何在?
分甘以娱目,王羲之 弄孙自乐;问安惟点颔,郭子仪厥孙最多。
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
爱无差等,曰兄子如邻子;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若翁。
孙权长男为主器,令子可克家。
子光前曰充闾,子过父曰跨灶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4。
宁馨英畏,皆是羡人之儿;国器掌珠,悉是称人之子。
可爱者子孙之多,若螽斯之蛰蛰;堪羡者后人之盛,如瓜瓞之绵绵。
4、《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5、作者:陈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人(今江西新建)。
肯构肯堂百是汉语成语,出自 《尚书·大诰》:“以度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知况肯构主屋乎?”原意道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内反其意而用之,指修缮房屋,用来比喻子承父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