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你的这个动作要至少两个成语才能做到.一个好像很难呢.瞻前顾后/踌躇不决/思前想后/举棋不定/
按照惯例,就是按以前规矩做事,所以是墨守成规
墨守成规[mò shǒu chéng guī]
释义: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出处:清·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4”
扩展资料:
近义词:萧规曹随、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一成不变
反义词:标新立异、革故鼎新、 审时度势
一、因循守旧[yīn xún shǒu jiù]
释义:因循:沿袭;守旧:死守老的一套。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出处:《汉书·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译文:《汉书·循吏传序》:“一直按规矩做事,将无所作为。”
二、故步自封[gù bù zì fēng]
释义: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申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故步自封就是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出处:《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译文:《汉书·叙传上》:“以前,有一个人向邯郸的人学习走路,还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态,却又忘记了原来自己的走路方式,于是只能爬着回去了。”
三、一成不变[yī chéng bù biàn]
释义:成: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形容连一点变化都没有。
出处:《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译文:《礼记·王制》:“因为一旦犯罪成立,刑罚就会加在身上;一旦刑罚加到身上,就不可能再改变了。”
四、标新立异[biāo xīn lì yì]
释义:意思是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一样。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五、革故鼎新[gé gù dǐng xīn]
释义:去除旧的,建立新的,革除旧弊,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或施政有重大变革等。
出处:《周易·杂卦》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出处:《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格于成zhidao例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回了。”
例行差事 指按照规定或惯例处理的公事。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现在还要来查对一番,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例行差事罢了。”
例行公事 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出处:清·答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日以为常 经常做某件事,成了惯例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