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反裘负薪释义:
反穿zd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内同“反裘负刍”。
反裘负薪[拼音] [fǎn qiú fù xīn]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容知其皮尽也。”
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此句出自刘向《新序.杂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语法:复句式;作补语;形容两者的关系。
例句: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扩展资料
近义词辨析
相辅相成、反裘负刍
1、相辅相成
拼音: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释义: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用法:并列式,作宾语。
出处: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白话释义: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与推命必须互相配合使用,这样两者的解释(结果)才能够没有缺漏。。”
2、反裘负刍
拼音: [ fǎn qiú fù chú ]
释义:反裘:反穿皮衣;负:背;刍:柴草。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上二四》:“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白话释义: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上二四》:“晏子出使晋国,到中牟,看见一个戴着破旧的帽子,翻穿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1着皮衣,背着(一捆)柴草在路边休息的人,(晏子)认为(这个人)是君子,(就)叫人去问他。”
解释: 古时穿皮百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度
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问》:“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答:‘专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属
示例:
近义词: 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