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宝象国公主的两个幼童,被活活摔得粉碎。幼小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只因一场他们不明白的斗争,只因投生在这个畸形的家庭中,只因有一半妖怪血统,就随便被弄死了,也没有人去为他们鸣冤。
公主如果知道自己知获救的代价是亲生孩子的惨死,不知道会不会后悔错信那几个伪善的取经人。黄袍怪回到天上,不知道会不会常想起自己两个喜道欢在门前玩耍的孩子?
原文:
只见有两个小孩子在那玩耍哩,一个有十来岁,一个有八九岁了。正戏处,被行者上前,一把抓着顶塔子,提将过来。那孩子乱哭乱嚷,回洞口小妖急入报与公主。原来那两个孩子正是公主与那怪生的…………行者笑道“……我有个师弟沙和尚在你洞里,你去放他出来,我把这两个孩儿还你。”…………行者道“你两个驾起云,站在那金銮殿上,把那孩子往白玉阶前一掼……那怪听见,管寻回来。我却不须进城与他战斗,免致惊扰那城中君民不安。”
却说八戒、沙僧把两个孩子,拿到宝象国中,往那白玉阶前捽下,答可怜都掼做个肉饼相似。……八戒厉声高叫道“那孩子是黄袍妖精的儿子,被老猪与沙弟拿将来也!”
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已经被生死薄删除了名字,又吃了那么多蟠桃和仙丹,早都可以长生不老,也有了金刚不坏之躯,怎么能这么容易就给打死了呢。这个也许就只有如来自己知道了,大家可以想象,如来既然当年有能力把孙悟空压打五行山,现在虽然杀不了孙悟空,当然也肯定有办法让孙悟空永远消失的活着。
又回到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这。西游记里曾经记载,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后,惹了一大堆麻烦只好跟着唐僧西天取经,遇到困难又回去找他师傅“菩提祖师”的时候,“菩提祖师”早已不见踪影,只是和孙悟空隔空说话,并不见面。这是为什么呢?想必孙悟空用“菩提祖师”所教的本领大闹天宫之后,如来必有察觉,肯定会发现此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正是同门法术。刚才我也说过了,菩提祖师和如来曾经因为一些矛盾,后来菩提祖师隐居了。如果如来看到孙悟空的本领后,肯定便知此本领肯定是菩提祖师所受,自然要追寻这个消失已久的仇人。所以,菩提祖师得知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为防止不必要的麻烦,也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而话又说回来了,菩提祖师本领并不亚于如来,这个可以从《西游记》第八回看出。。。其中有一段,如来说:“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大家注意了,如来说,“西牛贺州,虽无上真”,这恰恰说明,菩提在西牛贺洲传道能逃过如来法眼,说明菩提不比如来差。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6
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孙悟空并不完全都听唐僧的话,甚至有时候,还闹个小矛盾,导致唐僧只好念紧箍咒,典型的一个叛逆者形象。可自从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后,孙悟空从此保护唐僧安安分分。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孙悟空前后可判若两人。不排除,孙悟空已被如来利用六耳猕猴一战中,安安静静、无人知晓的收服了。
那么如来佛祖为什么费这么大的周折,将近两集的时间来收拾孙悟空?很简单,孙悟空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不服从唐僧的领导,严重影响西天取经的进展;不敬重上级领导,经常在如来和观音菩萨面前耍赖,见了各路神仙都直呼其名甚至还给他们去外号,太上老君就叫老倌。这样的下手没有领导会喜欢,所以换掉孙悟空是众望所归,大家都配合如来演好这一出戏。
师徒西行,一句“贫僧来自东土大唐”, 人人羡慕,都称“得道圣僧”,为什么羡慕?因为唐王治下,龙王闹事都有人去收拾,国内顶多几个强盗,无伤大雅。离开大唐,才遇到各种妖怪,而且离西天越近,妖怪越凶,灵山脚下,狮驼国简直是人间地狱。佛祖凭什么说西天是“极乐净土”?唐王治下, 文武众臣也该知书达理,而迦叶阿难,偷吃供果,索要贿赂,简直形容猥琐品行不端,还被如来袒护。再想想狮驼国众妖被如来庇护,再想想妖怪多数是佛祖菩萨的门下,再想想唐僧去这种地方取真经,
真是细思极恐。
最可悲,最让人心酸的莫过于黄狮精。
要说西游记里最善良最老实的妖怪是谁,莫过于黄狮精和他手下的小妖。
孙悟空去追查兵器时遇到黄狮精手下的两个狼头怪,他们在说什么呢?
“我们也有些侥幸。拿这二十两银子买猪羊去,如今到了前方集上,先吃几壶酒儿,把东 西开个花帐儿,落他二三两银子,买件绵衣过寒,却不是好?”两个怪说说笑笑的,上大路急走如飞。
能吃上几壶,还能买上件棉衣以后冬天不用挨冻就能让他们欣喜的有说有笑,高兴的都快飞起来。这样老实本分的苦逼日子,是e68a84e79fa5e98193332那些动不动捉个人来吃的妖怪能想象的吗?
孙悟空定住了两个小妖,取走了带给他俩无限欣喜的二十两银子,跟猪八戒变作小妖模样,让沙僧化妆成卖猪羊的,跟他们回去给黄狮精说,还欠他五两银子。妖王听说,即唤:“小的们,取五两银子,打发他去。”换成别的妖精,早就一口把他吞了,还想要银子?但黄狮精立马就给,连个价都不还,老实巴交到这种程度。然后孙悟空说猪羊贩子要看那几件兵器,黄狮精做贼心虚,怕玉华州王子"一时来访求",自己说不过去,不敢让看。但经不住孙悟空劝,他还是答应让看了。
凤仙郡在取经小组到来的时候,已经三年多没有下雨了,大旱造成一片惨象:但当猴子想做个赚功德的任务升升级,给干旱的人民降雨时,经过调查,干旱的原因居然是:郡侯有一天跟老婆吵架了,推翻了供桌,贡品喂了狗了,正好赶上玉帝下凡,听见看见了。呵呵,这还了得!玉帝当即下旨,米山高十丈,一只小鸡慢慢吃;面山二十丈,一条小狗慢慢舔;锁梃指头粗的黄金大锁,一盏油灯慢慢烤,啥时候米面吃光锁头烧断,再给他降雨。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还一点儿都没告诉人家!郡侯本人完全不知道干旱原因,也完全不知道改正措施。不但天庭没说,凤仙郡山神土地灶王爷也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连提醒一句都没有,却直到猴子把事办完了组团跑去天庭报功;还有我们那普渡众生的佛祖大人,把心都操到了十万八千里外大唐的佛祖大人,这发生在自己脚底下没多远的人间惨剧,也是不闻不问!您觉得还有哪些呢?
《西游记》有哪些细思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9极恐的细节
三藏回头,忽见那下溜中有一人撑一只船来,叫道:“上渡,上渡!”长老大喜道:“徒弟,休得乱顽。那里有只渡船儿来了。”他三个跳起来站定,同眼观看,那船儿来得至近,原来是一只无底的船儿。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认得是接引佛祖,又称为南无宝幢光王佛。行者却不题破,只管叫:“这里来!撑拢来!”霎时撑近岸边,又叫:“上渡,上渡!”三藏见了,又心惊道:“你这无底的破船儿,如何渡人?”佛祖道:“我这船——
鸿蒙初判有声名,幸我撑来不变更。有浪有风还自稳,无终无始乐升平。
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劫安然自在行。无底船儿难过海,今来古往渡群生。”
孙大圣合掌称谢道:“承盛意接引吾师。师父,上船去,他这船儿虽是无底,却稳;纵有风浪,也不得翻。”长老还自惊疑,行者叉着膊子,往上一推。那师父踏不住脚,毂辘的跌在水里,早被撑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师父还抖衣服,垛鞋脚,抱怨行者。行者却引沙僧八戒,牵马挑担,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
这一章的题目叫做,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从原著讲,不消说这是代表唐僧脱去凡胎,得成大道。
但是这个情节从两个方面都让我惊恐不已。
一个是比较庸俗的阴谋论。 跌下河去,死成一具浮尸的唐三藏, 跟无底船上这个取得真经的唐三藏,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呢?
如果是一个人,为何唐僧不识得自己的尸身?
脱去凡胎的过程,为何看起来像是一场谋杀? 孙悟空那一推,到底是何居心?
看着那具浮尸,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各个叫好,这种场景,总有点阴森森的意味~~
这种阴谋论说起来就没边儿了, 都是猜测而已,而且颇为阴暗,所以不宜多想,但是总觉得很适合拍个恐怖片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