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国武将官职
大将军 战国置,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61汉因之,金印紫绶,地位因人而异,与三公相上下。汉武帝时起领录尚书事, 外主征战,内秉国政,权势过于丞相。东汉多以贵戚任之,位在三公之上。
司马 《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 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 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别部司马 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 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右部督 全称为帐下右部督。三国时将军开府者,其属官有帐下督一人,第七品。陆逊曾为孙权帐下右部督。
记室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 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 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 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护 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 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 卫,掌宫卫。第二品。
卫将军 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征东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魏文帝时位次三公,吴蜀亦置。
征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西将军 东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东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左将军 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 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 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右将军 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 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 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 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征虏将军 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 兵。吴亦置,典宿卫。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振威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昭德将军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 魏置,为第五品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扬武将军 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折冲将军 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讨逆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 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牙门将军 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敦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 置。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赞军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 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昭信校尉 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儒林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 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先登校尉 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汉八校尉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 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中垒校尉,屯骑校尉。
西园八校尉 典军、上军、中军、下军、左军、右军、助军左、右校尉
魏官置九品:
第一品 ·黄钺大将军 ·三公;诸国王公侯伯子男(爵) ·大丞相
第二品 ·诸四征 四镇 车骑、骠骑将军 ·诸大将军
第三品 ·侍中 ·散骑常侍 ·中常侍 ·尚书令 ·左右仆射 ·尚书 ·中书监、令 ·秘书监 ·诸征、镇、安、平将军 ·光禄大夫 ·九卿 ·司隶校尉 ·京兆、河南尹 ·太子保、傅 ·大长秋 ·太子詹事 ·中领军 ·诸县侯(爵) ·龙骧将军 ·征虏将军 ·辅国将军
第四品 ·城门校尉 ·武卫、左右卫 、中坚、中垒、骁骑、游骑、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宁朔、建威、建武 、振威、振武、奋威、奋武、扬武、广威、 广武、左右积弩、积射、强弩等将军 ·护军监军五营校尉 ·南北东西中郎将 ·御史中丞 ·都水使者 ·州领兵刺史 ·越骑、乌丸、诸匈奴、护羌蛮夷等校尉 ·诸乡侯(爵)
第五品 ·给事中 ·给事黄门侍郎 ·散骑侍郎 ·中书侍郎 ·谒者仆射 ·虎贲中郎将 ·符节令冗从仆射 ·羽林监 ·太子中庶子 ·太子庶子 ·太子家令 ·太子率更令、仆、卫率 ·诸军司北军中候 ·都督护军 ·西域校尉 ·西戎校尉 ·礼见诸将军 ·鹰扬、折冲、轻车、虎烈、宣威、威远、宁远、伏波、虎威、凌江等将军 ·太学博士 ·将兵都尉 ·牙门将 ·骑督 ·安夷抚夷护军 ·郡国太守、相、内史 ·州郡国都尉 ·国子祭酒 ·诸亭侯(爵) ·州单车刺史
第六品 ·尚书左右丞 ·尚书郎中 ·秘书郎 ·著作丞郎 ·治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3书侍御史 ·部曹侍御史 ·诸督军奉车、驸马都尉 ·诸博士 ·公府长史、司马 ·骠骑车骑长史、司马 廷尉正、监、评 ·将兵助郡尉置司马史卒者 ·诸护军 ·太子侍讲门大夫 ·太子中舍人 ·太子常从虎贲督、司马督 水衡、典虞、牧官都尉 ·司盐都尉 ·度支中郎将校尉 ·司竹都尉 ·材官校尉 ·骠骑、车骑、卫将军府从事中郎 四征镇公府从事中郎 ·公车令 ·诸县署令千石者 ·千人督校尉 ·督守殿内将军 ·殿内典兵 ·黄门冗从仆射 ·诸关内名号侯(爵) ·诸王公友
第七品 ·期门郎 ·诸国公谒者 ·殿中监 ·诸卿尹丞 ·诸狱丞 ·太子保傅丞 ·詹事丞 ·诸军长史司马秩六百石者 ·护羌戎蛮夷越乌丸校尉长史、司马 ·诸军诸大将军正行参军 ·诸持节督正行参军 ·二品将军正行参军 ·门下督 ·中书通事舍人 ·尚书曹典事 ·中书佐著作太子洗马 ·北军候丞 ·城门五营校尉司马 ·宜禾伊吾都尉 ·度支都尉 ·典农都尉 ·诸封公保、傅、相、郎中令及中尉、大农 ·监淮海津都尉 ·诸国文学 ·太子食官令、舍人 ·单于率正 ·都水参军 ·诸县令相秩六百石以上者 ·左右都尉 武卫左右卫长史、司马 ·京城门候 ·诸门候副 ·散牙门将 ·部曲督 ·殿中中郎将校尉 ·尚药监 ·食监 ·太官食监中署监 ·南北军监 ·中廷御史 ·禁防御史 ·小黄门诸署长仆谒者 ·药长寺人监 ·灵芝园监 ·黄门署丞 ·中黄门 ·太中、中散、谏议三大夫 ·议郎 ·三台五都侍御史 ·太庙令 ·诸公府掾属 ·诸府记室 ·督主督受除遣者 ·符玺郎 ·门下郎 ·中书主事通事 ·散骑集书 ·公主及诸国丞万户以上典书令及家令
第八品 ·尚书中书秘书著作及主书主图主谱史 ·太常斋郎 ·京城门郎 ·四平、四安长史司马 · 三品四品将军正行参军 ·郡国太守相内史中丞长史 ·西域戎部译长 ·诸县署令千石以上者丞 ·州郡国都尉司马 ·司盐、司竹监丞 ·水衡典虞牧材官都尉司马 ·秘书校书郎 ·东宫摘句郎 ·诸杂署长史 ·关谷长 ·王公妃公主家令 ·诸部护军司马 ·王郡公诸杂署令国子太学助教 ·诸京城四门学博士 ·诸国常侍侍郎 ·殿中都尉司马 ·诸部护军司马 ·殿中羽林郎 ·左右度支中郎将司马 ·黄门从官 ·寺人中郎郎中 ·诸杂号宣威将军以下五品将军长史、司马 ·兰台谒者 ·都水使者令史 ·门下禁防 ·金鼓幢麾城门令史 ·校尉部司马、军司马、假司马 ·诸乡有秩、三老 ·司马史从掾 ·诸州郡防门 ·尚书中书秘书令史
第九品 ·兰台殿中兰台谒者及都水使者书令史 ·诸县长令相 ·关谷塞尉 ·仓簟河津督监 ·殿中监典事 ·左右太官督监内者 ·总章戏马监 ·诸纸署监 ·王郡公郡诸署长 ·司理治书异族封公世子庶子诸王友国谒者大夫诸署丞 ·诸王太妃及公主家仆丞 ·公主行夜督郎太庙令行夜督郎 ·太子掌固 ·主事候郎 ·王官舍人 ·副散部曲将 ·武猛中郎将校尉部司马、军司马、假司马 ·诸乡有秩 ·司徒史从掾 ·诸州郡防门
还需要其他的吗?需要才问。。。不需要我就不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