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这句话是荀子所说,意思是:不能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得人,在学习上就不会有明百显的进步,不能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得人,在事业上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
原文:
是故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这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知劝学》删节部分.
译文:
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徘徊于歧路的人道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接受.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专陷于困境.《诗》云:“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七只小鸟它喂养.那些善人君子啊,坚持道义一个样.坚持道义真专一,思想就像打了结.”所属以君子学习时总是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荀况百之《劝学》,以其循循之导、谆谆之悔,叫人手不释卷,回味无穷。掩卷思之,不由忆起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焚度膏继晷之佳话。古人尚能如此,我们回正处知识爆炸年代,更应学而不厌、学而不止,答厚积以精进,真正学以立身、学以成才、学以致用。
台注:所以无沉冥之心志者,无昭著之明,无惛笃之行为者,无赫显之功。
陆注: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
冥冥之志 ,经典的解释是 默精诚之谓也,即专心、潜心。
我们先解 昭昭。zd
昭,日明也。——《说文》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昭昭:阳光闪耀、光明的样儿。
无昭昭之明:就感觉不到阳光的明媚、刺眼。
阳光在怎样的情况下才最明媚、刺眼,要么就是在黑暗中呆了很长时间,要么就是闭上眼版睛冥想了很长时间,突然权睁眼。
在后文有“行乎冥冥,施乎无报。”这个 冥冥 肯定是 默默,那么 冥冥之志,就是默意,闭上眼睛想,长时间的冥想。
惛,通 闷。惛惛之事:长时间的闷做。
译文:所以,没有长时间的(闭上眼睛)冥想,难以感受阳光是多么明媚;没有长时间的闷做,不会有明显的成绩。
意思是,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这句话语出荀子的《劝学》,前面还有是故两个字,所以要理解意思,必须联系前文,这是对前面一段的概括和总结。
原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2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