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有名的对联及出处-著名对联(共十副)及出处及意义 急需!! 谢谢。

有名的对联及出处-著名对联(共十副)及出处及意义 急需!! 谢谢。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影响较大。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旧布新。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等。

人登寿域;
世跻春台。
——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们在春节时用来驱除邪鬼的道具。现在春节燃放鞭炮,过去没有发明火药之时没有鞭炮,就用火烧竹子,使其毕剥发声,来驱除山鬼瘟神,称之为“爆竹”。“桃符”也是古时民俗,用桃木板画神像挂在门旁,以驱鬼避邪,每年春节都要更换。大约从唐、五代开始在红纸上写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联),但春联称“桃符”一直延续到清代。写春联以迎新春佳节,已是几乎所有华人的习俗,长盛不衰,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常有更新罢了。该联选取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词组句,有声(爆竹之响),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绘生动,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除旧迎新”的主旨。联句语言精练,声、色俱备,对仗工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而不衰。

一元二气三阳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
——这是一副使用了数字入联和词语典故的传统春联。上联“一元”,指事物的开始,这里指一年之始。“二气”,指阴气和阳气。“三阳泰”,即三阳开泰。《易》中,农历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冬至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所以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下联“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种幸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桓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多。”“六合”,指上下前后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间、整个天下。联语巧用数字,用典恰切,既合节日,又表达了对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梅呈五福;
竹报三多。
——五福,即寿、富、康宁、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32好德、老终命。见《尚书·洪范》。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子。见《庄子·天地》。联写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绪丰富,又用词简练,对仗工稳,此春联遂广为应用。

两袖清风,造福大众;
一身正气,振兴中华。
——元代诗人魏初《送杨季海诗》有句“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以“两袖清风”喻杨季海为官廉正,囊空如洗。后世沿袭,成惯用语。此种春联,并非随处可用,一如衣饰,须量体而服。此联只宜于政府机关。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花永开。
——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但将忠厚培元气;
惟有诗书发异香。
——南宋大儒朱熹《近思录•为学类》有言:“人之寿夭在元气”。所谓元气,亦称原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负载着生命现象。人生所赖,惟气而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故自古以来,怡养元气甚为流行,而为人忠实厚道、善良宽容,不仅是存世立身之要义,也最利于培补、蓄养元气。诗书何来异香?因诗书能给人以生存智慧与生命能量。清代大学士张英曾说:“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这副传统春联以说理的笔法,上言养气,下言读书,阐述为人处世之哲理,引人深思。

迈步迎春,春风扑面;
抬头见喜,喜气盈门。
——词人李清照十分赞赏欧阳修《蝶恋花》一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盖以为三“深”字连用,其用不同,殊为奇妙。此联“春”“喜”二字亦各连用,前后词性不同,颇与其相类。兼之一“迎”一“见”,前者有意,后者无意;前者“有我”,后者“无我”,对举工整且意绪丰美,此针顶联实为佳对。

惠风远拂,神州溢彩;
丽日高悬,大地生辉。
——《太平御览》引《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三春、九春;风曰阳风、暄风、柔风、惠风;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时曰良时、嘉时;辰曰良辰、嘉辰、芳辰;节曰芳节、嘉节、韶节、淑节;草曰弱草、芳草;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林曰茂林;鸟曰阳鸟、时鸟、阳禽、候鸟、时禽、好禽。”人们对春日怀有好感,嘉辞美语贯于其前,遂有上列种种称呼。简而言之,阳风也罢,惠风也罢,其实都是指春风而已。此联亦是赞美春日之意。

麒麟凤凰,皆为世瑞;
芝兰玉树,自应家征。
——上联祝世得圣主,民享太平。“麒麟”与“凤凰”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麒麟,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凤凰,是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羽毛五色,声如箫乐。这两种动物都是祥瑞的象征。《管子•封禅》有:“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隋书•李德林传》有:“明王圣主,得骐驎凤凰为瑞,是圣德所感,非力能致之。”可见,有凤皇麒麟到来,就是太平盛世的气象。下联祝子孙贤令,门楣光辉。“芝兰玉树”一语出自
《晋书•列传第四十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因以“芝兰玉树”喻优秀子弟。因此,有芝兰玉树生长,自是丕振家声的征兆。此联上下比分从“国”与“家”着笔,第一分句皆引用典故,以动植物起兴,再揭示出“国泰”与“家兴”的主旨。联语雍容典雅,吉祥止止。

凤历书元,人间改岁;
鸡声告旦,天下皆春。
——凤历,即所谓皇历、黄历。典出《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后因用“凤历”称岁历。含有历数正朔之意。上联意为朝廷所颁历书规定了新春第一天为“元日”,所以人间便改换了新岁。下联更进一步细节的描写,元日的清晨,雄鸡的啼叫声唤起了初升的太阳,于是普天下皆为春天了。这副传统春联,巧嵌“元旦”(中国古代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庆祝新的一年来临,预兆国运昌隆,人民幸福。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这是幅广为流传的春联。上联举冬季代表性的三种植物,下联则列春日繁盛的三种果树,以表辞旧迎新之意。“松”、“梅”、“桃”、“李”与“杏”五者皆为形声字,皆从“木”,“竹”字乃象形字,大体言之,颇类似。至于“岁寒”与“春风”之对,“三友”与“一家”之对,也十分工整,无怪乎广为流行。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多数春联并不止于刻画景观之变换,往往承载有祈福的功能,此联就属于此类。论起流传之广泛,此联恐怕丝毫不减于“一元复始”与“万象更新”之对。

细雨无声,滋润满园锦绣;
春风有意,妆成一树玲珑。
——上联化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句,下联化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虽意绪有些简单,专写春日绿色,好在能化古人佳句,对仗也还算工稳,不妨赏之。
泽沾雨润,杨柳依依亲万户;
民富物丰,财源滚滚涌三江。
——《诗经·小雅·采薇》有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写不舍之状。“财源滚滚涌三江”或“财源滚滚达四海”之类,为意欲发财致富者常用。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赏其得失。

桃李迎春,无边景色来天地;
江山入画,万缕诗情上笔端。
——上联化杜甫七律《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句,“来”字自然神奇。下联以“上笔端”对,虽然显得勉强,气势也大为衰减,然而添了不少柔媚之气,正所谓一张一弛,颇为奇妙。兼之下联用“江山”,上联用“桃李”,前者气势壮于后者,故而此联显得错落有致,意蕴相融,且对举也工稳,亦属佳对。

革故鼎新,十亿神州歌盛世;
倡廉反腐,千秋禹甸庆兴邦。
——“革”“鼎”本为《周易》二卦,革为变革之意,鼎为鼎立之意。“禹甸”本出自《尚书·禹贡》,甸服是五服之一,此处代指中华大地。两者同为六经典故,相对十分妥帖。以“倡廉”对“革故”,以“反腐”对“鼎新”,相反相成,虽仅八字,天道流行隐然居乎其间,此其可赏之处。

报晓鸡声,拂晓钟声,声声悦耳;
赏心国事,舒心家事,事事关情。
——此联仿照顾宪成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在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成。相较而言,顾联适用的对象是读书人,此联则普遍可用;顾联满心境沉郁,此联则心绪欢快。明季之风雨如晦,今日之国泰民安,于此可见。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

出处:明代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

解释:上联是说诸葛亮的前、后两个《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因为里面提出了用人唯贤,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体现了竭智尽忠兴复汉室的愿望,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下联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636f7079e799bee5baa6361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对联地址: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

2、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

出处:现代郭沫若题在武成都侯祠过厅

解释:《出师表》是诸葛亮统军伐魏时上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奏章,他平生的志向抱负都体现在里面。《梁父吟》是一种古乐府曲调,并非如有些书所说全属葬歌类。诸葛亮在隆中时,喜爱吟诵这支歌曲,以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怀抱。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

出处:现代朱德题在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 

解释:草堂,乃是杜甫流寓四川成都时的故居。此对是朱德同志1957年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时撰书的一副对联。联文中,朱老总对诗圣杜甫的崇敬以及对草堂胜迹的热爱与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4、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

出处:何绍基题在杜甫草堂工部祠 

解释:上联写杜甫寓居于浣花溪边,风光明媚,环境幽美,杜甫的诗歌作品,将其优美风物写入诗章,千古传诵,使杜甫草堂与浣花溪相映生辉。

下联则借杜甫与高适唱和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及《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的典故,以表达对前贤的景仰与追思。而联中以“公”与“我”相对,并用“归来”二字,乃是何绍基以继承杜甫自许,豪气万丈、语意含蓄、堪称巧构。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出处:董必武题在武侯祠过厅 

解释:上联摘录杜甫《蜀相》诗原句,意思是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于隆中(今湖北襄阳),不辞辛劳地向他请教平治天下的大计。诸葛亮提出的策略具见于《隆中对》,主要是分析天下大势,先取荆州、益州、安抚南方,内修政治,外联东吴,北伐曹魏,统一全国。

下联是作者赞美他们这番晤对,纵论古今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奠定了以后事业的基础,古今传为美谈。


蓬莱十景:仙阁凌空
嵯峨丹阁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万里夜看阳谷日,一廉晴卷海天霞。
意义:蓬莱阁高居碧波峭壁的丹崖极顶之上,每当海雾涌来,层层裹绕山腰,仙阁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如游人登上高阁,如飘摇云表,但见有天无地,确有超尘出世之感,可谓高阁凌空,人间仙境。 “仙阁凌空”犹如一幅天开的画图,恰如其分的描绘了蓬莱阁的这种神韵。碧海仙槎心神飞跃,丹崖琼阁步履逍遥。

蓬莱十景:万斛珠玑
千尺寒云锁翠微,一湾碧浪漾明矶,似从汉渚逢游女,携得双珠满袖归。
意义:出于平凡,生于自然,但不洗不净,不炼不纯。苏轼有诗序谓“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说的就是海边被人比着珠玑的卵石。游人多俯拾数枚,留着纪念,以效东坡“我拾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之盆盎中,日与海山对。”

蓬莱十景:万里澄波
淼淼无垠天宇宽,涟漪不动碧光寒,难凭一叶云中度,止有三山镜里看。
意义:风平浪静时,登阁望海,茫茫无垠,海天一色.涟漪不动,心旷神怡,难怪乡人杨朔见到此景,盛赞为“镜儿海”,说“大海可以把人的五脏六腑给洗得干干净净。”

蓬莱十景:铜井含灵
溟渤汪洋尽作咸,独余眢井味芳甜,闲来汲向花阴煮,蟹眼飕飕风满帘。
意义:在漏天岩下北面的海中有一天然石井,投下一石,便发出出象敲铜的声音,因此为铜井,井在海中,井中之水却甘甜,因此为含灵。

蓬莱十景:日出扶桑
海云沆漭覆虞渊,骏乌宵龙羲驭还,何必烛龙衔始出,沧波原是接长天。
意义:在蓬莱阁观日出扶桑,是一大美的享受。日出前,东方水平线上一片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9火红,旭日东升,冲破层层云雾,放出万道霞光,一轮滚滚红日托动在沧波与长天之间。十分辉煌壮丽。清代诗人施润章对此有细致的描述:“日初出时,一线横袤,如有方幅梭角,色深赤,如丹砂。已而焰如火,外有绛帷浮动,不可方物。”

蓬莱十景:漏天滴润
旷宇苍凉日正明,危巅涓滴溜还鸣,桃花竹箭听春汛,压倒千岩万壑声。
意义:在海边,有一片岩石,叫漏天岩,一年四季滴水不止,象下雨一样。即是遇上严重干旱,也照滴不误。

蓬莱十景:晚潮新月
纤阿回驭碧天低,罔象长驱雪浪齐,万叠晶光摇碎影,鲛人珠泪滴玻璃。
意义:日出热烈,月升清幽。清夜登阁,观海赏月,别有情趣(新月指在朔日,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朔发生的那一天定为夏历每月初一)。一弯新月,高悬朗朗夜空;海面银光流淌,更觉海天无际。的确是画意诗情,世外境界。

蓬莱十景:渔梁歌钓
舴艋乘风桂楫,虬龙蛰穴浪花,一声矣乃千山,万里沧浪试濯。
意义:“梁”在这里所指海中那一道道高出水面,如翘如跃的礁石。礁石上不时有三五老翁,垂纶而钓,钓得海物,掬水而烹,鱼蟹鲜,渔盈樽,席地而尝,怡然自得。乐极而歌,此唱彼和,此景此情,大似桃花园中世界,因而被视为一大胜景。

蓬莱十景:狮洞烟云
怪石纡回一径深,阴阴古洞纳潮音。仙人丹灶知何在,分得烟云拥碧岑。
意义:在蓬莱阁后的峭壁下,有一天然石洞,洞深14米,宽2米,洞口有一巨石。状若狮子,因名“狮子洞”。洞内旧有仙人石像5尊,故又名“仙人洞’。天将雨时,洞中每有雾气逸出,缭绕丹崖山腰,煞是一幅绝妙丹青,令人疑为仙人正在洞中炼丹,故称“狮洞烟云”。前人有诗云,“怪石纡回一径深,阴阴古洞纳潮音。仙人丹灶知何在,分得烟云拥碧岑。”

蓬莱十景:神山现市
跨海空蒙驾五城,依稀冠盖递将迎,当年若使秦皇见, 不遣徐生海峤行。
意义:神山现市即海市蜃楼。在春夏、夏秋之交,海面上空大气的密度容易出现层差。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折射和全反射,便在海面上形成各种奇异景象或山岛变幻,或高楼突起;且时分时合,乍现乍隐,变幻莫测,确为山海之异景,天地之奇观。目睹者无不为之倾倒。所以苏轼在诗中云:“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意义都写了,不过字数可能不够,不要介意哈~

1.周恩来青年时代自勉联(自勉)
上:与有肝胆人共事
下:从无字句处读书
2.徐特立 题赠青年(劝诫)
上:有关国家书常读
下:无益身心事莫为
3.明太祖朱元璋赠陶安(褒奖)
上:国朝谋略无双士
下:翰苑文章第一家
4.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赠理发匠联(风趣幽默)
上: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下: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何如
5.秦某题秦桧跪像(警世)
上:人从宋后少名桧
下:我到坟前愧姓
6.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楹联(广告)
上: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
下: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
7.文天祥祠对联(敬仰)
上:犹留正气参天地
下:永剩丹心照古今
8.禹王庙联(赞誉)
上: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
下: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9.郭沫若 题宁波天一阁(劝世)
上:好事流传千古
下:良书播惠九州
10.郭沫若 题蒲松龄故居
上: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下: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帮我想一个带静字和鹏字的qq个性网名 涛、鹏、静三字能连什么成语或词语 鹏字 和波字成语大全 带"鹏"和"欢"字的成语 带两个有字的成语有哪些 类似栩栩如生 有如字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如成语有哪些 含两个微字的成语 八孔埙怎么吹?为什么我的埙把孔全堵上能吹出声音,抬开手指就不... 埙吹不出声音 陶埙八孔的吹的怎么没声音我全部务严实了可还是吹不出声 埙怎么吹出声音 要有出处 意义100字左右... 25副春联和它的含义 有名的对联及出处 收集十副对联 10幅关于名胜古迹的对联及其意义 有人说便宜没好货 能不能举个反面例子 证明便宜也有好东西 人们常说:“便宜没好货 ,好货不便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 都说便宜没好货,为什么还会有人去买便宜的东西? 升什么跌什么成语 升什么跌什么的四字词语 跌的组词和成语 带跌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耳濡目染什么意思? 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是什么意思 名著阅读:(2分)鲁迅在《父亲的病》中觉得父亲临终时照习俗 ... 《朝花夕拾》随笔 1、认真阅读《父亲的病》,结合具体内容(!... 读父亲的病提两个问题并解答 《父亲的节日》阅读答案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它乡之客”有什么典故...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它乡之客”有什么典故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表达的是什么...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含义 垂什么什么得成语有哪些 垂什么头什么词语 垂什么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什么垂成语有哪些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语...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伶牙俐齿.滔滔不绝.... 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形容人能说会道的成语 《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 朝花夕拾中提到的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哪些故事...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着着分析了哪几个孝道故事? 类似于“微乎其微”的词语有哪些? 类似微乎其微的词语有 微乎其微类似的成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