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徙宅忘妻”形容健忘者。
此典出自《孔子家语·贤君》:“百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度,有诸?’孔子对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问”
春秋时期,鲁哀公曾经问孔子说:“我听说有一个健忘的人,搬家时把自己的妻答子都忘记了,世上真的会有如此健忘的人吗?”孔子回答专道:“这还不算是最健忘属的。最健忘的人,甚至把自己都忘记了。”
【释义】“罚不当罪”比喻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出处】此典出自《荀子·正论》抄:“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正论》,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况批驳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种种论调,为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制造舆论的政治论文。
在文章中,荀况批判了孟轲的“仁政”思想,反驳了“教化万能”和“治古无肉刑”的谬论,认为“治则刑重,乱则刑轻”。荀况指出:世俗(指社会上一般习俗)者说,古代太袭平的时代,废除了肉刑,只用象征性的刑罚。难道太平的时代就应该是这样的吗?不,如果人们本来就没有犯罪,不但不用肉刑,并且象征性的刑罚也可以不用。如果人们犯了罪,却用很轻的刑来处罚,就会使杀人的不偿命,伤人zhidao的不受刑。用刑罚处治犯人的目的,就在于禁止暴行,反对作恶,同时警戒以后发生类似的罪行。杀人的人不被处死,伤人的人不被判刑,这叫纵容暴行。如果宽容犯罪的人,就无法反对罪恶了。因此象征性的用刑,并不产生于古代安定的时代,而是产生于当今混乱的时代。如果赏罚的事情有一件处理得不恰当,就会引起混乱。
这则寓言非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所谓“仁术”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以小易大,见牛未见羊。这就是只看到百量变,而忘掉质变。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度‘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知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舆?’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这段话意思是说:
齐宣王坐道在大殿上,看到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殿下走过。齐宣王便问道:“牵着牛到哪儿去呢?”
那人回答说:“要把它拉去宰了祭钟。”
齐宣王道:“把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它那种害怕可怜的样子,它毫无罪过,却要被杀死版。”
那个人便问道:“权难道就废除了祭钟这一风俗了吗?”
齐宣王却说:“这怎么可以废除呢?就用只羊去代替它吧!”
“罚不当罪”这个复典故比喻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此典出自《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正论》,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况批驳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种种论调,为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制造舆论的政治论文。
在文章中,荀况批判了孟轲的“仁政”思想,反驳了“教化万能”和“治古无肉刑”的谬论,认为“治则刑重,乱则刑轻”。荀况指出:世俗(指社会上一般习俗)者说,古代太平的制时代,废除了肉刑,只用象征性的刑罚。难道太平的时代就应该是这样的吗?不,如果人们本来就没有犯罪,不但不用肉刑,并且象征性的刑罚也可以不用。如果人们犯了罪,却用很轻的刑来处罚,就会使杀人的不偿命,伤人的不受刑。用刑罚处治犯人的目百的,就在于禁止暴行,反对作恶,同时警戒以后发生类似的罪行。杀人的人不被处死,伤人的人不被判刑,这叫纵容暴行。如果宽容犯罪的人,就无法反对罪恶了。因此象征性的度用刑,并不产生于古代安定的时代,而是产生于当今混乱的时代。如果赏罚的事情有一件处理得不恰当,就会引起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