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偷带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引申义为现实是虚伪的。
出处:
《庄子·胠箧》:来“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钩:带钩。白话译为:那些偷了一个带钩的人要受惩罚处死,而盗窃一个国家的人却做了诸侯。诸侯之家有自仁义之名,那不就是剽窃来的仁义圣知吗?)。
扩展资料
这句话表现了庄子外冷内热,愤世嫉俗的一面。
其实,庄子写这一篇文章,压根儿不是在谴责所谓的「权贵犯罪」。通篇认为「圣人生百而大盗起」、「圣人不死,度大盗不止」,他强调应该要「绝圣弃知」,以重返太古时代那种恬淡纯朴的境地。很明显,庄子的这篇文章,否定的是「圣人之道」。
偷带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引申义为现实是虚伪的。这句话否定圣人之道,体现的是道家思想。窃钩者诛,这里的“钩”不是钩子的意思,这个钩古代指腰带带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