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陶渊明的退隐是消极避世吗-陶渊明不做官,是否消极避世

陶渊明的退隐是消极避世吗-陶渊明不做官,是否消极避世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可以
逃避责任也可以
看你想把他说正还是说反了

积极与消极是相对的概念,不能绝对化.陶渊明的归隐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他积极人生的体现.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人生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仕途顺畅的时候,他们要用自己的才能和力量为天下做一些好事,在仕途不畅时,就加强自我修养,独善其身.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人的榜样,他在那个时代,不能为天下做什么好事了,只好远离官场,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表现出中国古代有骨气的文人的高尚情操,因此,我认为,他的归隐决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老陶“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做法是“怒目金刚”不屈于流俗,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像他那样: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憎恶黑暗,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但他的做法我认为不值得提倡,这是一种消极的出世态度,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因憎恶黑暗而避世,那我们这个社会岂不没入了黑暗之中而不见光明了吗?我们应积极人世,和黑暗作斗争,作一个守护光明的“怒目金刚”。

从「归园田居」探看陶渊明的心灵世界
  在初中时代,靖节先生的典范便进入了我心深处,喜爱他诗境中那份恬静的气息,想慕田园生活的自在逍遥。对一个自小成长在都市中,又没有任何亲戚住在乡间的人来说,诗中的世界,无异是我心目中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时远时近地陪我走了三十个年头。年过不惑,越发能体会靖节先生的心境。弃官归隐,「守拙」躬耕是需要付出相当勇气的抉择,是一个好伟大的觉醒。
  我爱看树,尤其是在垦丁国家公园里,即使是同一品种,都有其各自展现的生命姿,而多种姿态又诉说着同一道理:环境对生物的锤炼,造就出独特风格。靖节先生若不是生长在一个动乱的时代里,又如何成就他之所以为他的风骨特质呢?喜爱他的诗和文,不为了他在后世文学评价上的高位,也不为了怜悯它被当世冷落的遭遇。直觉,只是那任真自得的个性,表现在文学作品上的浑然天成。在文学领域中,最爱陶渊明的诗,苏东坡的词。曾经想过,如果,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0二人交换时代,陶渊明还是陶渊明,而苏东坡还是苏东坡吗?或者,二人易地而处,角色互换,苏的豁达到了昏暗的东晋,能够挥洒多少?陶的浑厚来到党争不断的北宋,可以发展雄志吗?环境真是个无言的调教者啊!
  和一般人一样,面对生活,陶渊明也有着许多的矛盾和冲突,但在一番熬炼后,终能达到调和境穆的境界。他诗中的冲澹,想必也是几许辛酸苦闷所换来的。他的诗不单只描写田园的乐趣,主要反映他酷爱自由的天性,高洁脱俗的人格,他也并非是一个单纯避世高蹈的隐士,而是为追求安顿心灵,适合个性的处所。宋书、晋书、南史都将他归类为「隐逸诗人」,他甘心忍受物质困窘的压力,去追求真实淳朴的精神生活。唐代追寻「终南快捷方式」的隐士是不能与之匹配并比的。他的特色是处处近人情,胸襟高超却不唱高调,仍保持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使人倍觉亲切。仕宦与隐逸贯串出靖节先生的一生,他在仕宦里获得的是矛盾痛苦,在隐逸里获得的是和谐喜悦,从矛盾到和谐,从苦痛到喜悦,四十岁之前他一直在入世与出世间徘徊,其实在纯净的内心世界,他何尝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他的心一直以来都是向往丘山、园林,希望过归隐的生活,然而为了口腹儿女,受到家世、教育,无形的压力,屡屡以心为形役,又一次一次地把这个决定推延。「犹望一稔」不只是任彭释令的心情,也是乙巳年前一生的写照,推延顺心的时间,希望可以多得一点连他自己也未必晓得是什么的好处。
  妹妹之死使他具体领悟到人生的倏忽无常,「当年距有几?纵心复何疑」,已由头脑上的明白,转化成切身的感受。此次一悟二十二年,「吾驾不可回」,安贫守道,帮助他把家族的光荣,世人的白眼,妻儿的噜叨埋怨,所受的儒家教育等来自多方的压力都消化得一乾二净,终于达到纵浪大化,称心无疑,乐天委分,任真忘我的境界。
  四十岁是个重要的关键,人到了中年,往昔的迷惑、执着,终会随着生活中种种的历炼而逐渐净化、单纯,看透了一些事,也明白了一些理,终可以下决心作一番取舍去留。如果程氏妹之死提早五年、十年,陶渊明或许不致于有如此的觉醒。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是一句了悟后的经验谈。「归园田居」五首便是陶渊明澄澈滤净后的新生活描绘,是他辞官归隐后,躬耕田亩的真实写照。他看重衣食以及经营衣食的劳作,不肯像一般隐者作社会的消耗者,他说过:「衣食终须纪,力耕不吾欺」,于是扛起锄头,决心做庐山脚下赤贫的农民。「归园田居」第一首,畅述他重返自然的欢欣,失而复得的真情,彷佛下了极大的决心,从今后要紧紧抱着「邱山」,不再让自己迷失在「尘网」中。的确,违背本性是一件痛苦的事,天宽任鸟飞,渊深快鱼游,总有一个舒坦自在的世界时时在呼唤着「不如归去」,可是一旦误入尘网又岂能轻易抽身呢?陶渊明费了三十年的挣扎,而我恐怕是一辈子的苦恼。时代越繁荣进步,尘网织得越密,越难脱离。至此,总算能解陶渊明何以徘徊在出

  仕及退隐间而不能决定的苦楚。亲情、荣耀、学问,都一一成了五花大绑,绑住最清灵的真心。苦,莫甚于此了。
  每个人都该有他性情相得的世界,不幸流落外界,总因不适应而显得笨拙、苦恼。陶渊明在彭泽归去后,欢欣地接纳自然,归向田园,那榆柳交应、鸡鸣狗吠的乡间,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生活才是他要的世界,他可以肯定地告诉自己「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四)这种既得归宿的幸福,好叫人羡慕!真希望我也能有机会走入自己的世界。
  归园田居第二首,写他弃绝世俗后,乐享田园的平静。「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乡曲间,多的是纯朴善良的人物,单纯无杂的情怀,这种新生活平淡中有味,简朴中意长。人也只有到此地步,才能真正享受清静。人情的频频交往,固然可以热闹生活,却必须付出自由,付出时间,所以清静是寂寞换来的。一个文人没有可以切磋的友伴,没有可以交相问难的同好,是孤寂的。归隐后生活的贫困,耕作的劳累,没有知音可以倾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坚持是无人能解的寂寞,但也只能说给自己听听罢了。
  虽然,陶渊明最后的二十二年田园生活在物质方面是失败的,因穷困而来的种种问题,也无法动摇初衷,这种决心是开悟后的坚持。几许思想,几许挣扎,陶渊明所追求的只不过是简单的生活,并甘心乐意去过这种生活而已。生活因简单才能得「有余闲」,才能去享受「树木交荫、时鸟变声」的自然美。可叹庸俗中人老是做「人身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事,即便是千古难见的美景,绝世未闻的佳乐在旁,也恐怕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了。
  曾读过邓志浩(艺术工作者)所写「山居岁月」一书,他果真跳离繁华热闹的台北都会生活,在坪林山间找到落脚处,自己动手建屋,捡拾被弃家具自行改装,与山间野老共来往,当个现代陶渊明。陈冠学也在著作「田园之秋」中,陈述自己归向田园的生活,他更是道地的陶渊明。能做自己想做的,还有什么比这种感觉更愉悦的。喜见当今时代,能有此清灵之人,叫人好生敬佩。奔波在十里红尘,心想着邱山好境,这种矛盾该是多数文人的心结。我既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寻得邱山归路,只得学学东坡居士转念成豁达,净化思虑,简化生活,也一样可以在劳碌匆忙的日子里寻得一片清静空间。(许淑娟 )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有哪些是千什么百什么的成语? 千什么百什么的词语 成语千什么百什么 千什么什么百什么什么的成语 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的区别? 请用效用的知识解释朝三暮四为什么与朝四暮三有区别 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有什么区别 朝秦暮楚和朝三暮四有什么区别 乳能组什么四字词语 奶字的4字词语 哺乳的四字成语 有一个四字词语叫什么露乳 诗四首 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有关送别的诗,四句诗 和送别是的情景要同一个人 《送别》怎么理解 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 古往今来 陶渊明放弃做官,甘愿归隐田园,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根据归园... 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 陶渊明的退隐是消极避世吗 “呕心沥血”的意思是什么?怎么造句? 心理学:你觉得哪种唇形和你的最为相似 长这4种嘴型的人,人上人的好命,看看你是哪一种 嘴唇最迷人,撩汉指数最高的4个星座是哪几个? 心理测试:4本书,你觉得哪本最好看 求高手翻译下面文段为英文,不要有道,谷歌......? 谁能帮忙翻译下这段摘要,要英文的,谢谢、要专业翻译,不要谷歌... 谁能用英语帮我翻译下下面的文段,谢谢? 求帮忙翻译下面一段成西班牙语,请人工翻译,不要百度,谷歌,有... 力挽狂澜什么意思 力挽狂澜的意思是什么 力挽狂澜是什么意思? 著名诗人王之涣有这么一首诗 王之涣有几首诗词 王之涣的诗句全部 唐代诗人王之涣和谁都写过一首什么的诗 和典相关的成语 有典字的四字成语 带有“典”的成语有哪些? 带典字的成语有哪些 前俯后仰(含有反义词,两个) 前俯后仰(含2组反义词)? 前俯后仰含反义词的? 前俯后仰(含反义词)? 车水马龙什么意思? 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 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 车水马龙的意思是什么? 谁能帮忙找找一些古句?像“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谁能帮我找一些好的唯美古风的句子 谁能帮忙找一些符合条件的古诗句? 找一些古句 求金庸群侠传3入华山的办法,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