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染指“指人们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
由来:春秋时,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636f7079e79fa5e98193334伸手指在盛甲鱼的鼎里蘸上点儿汤,尝尝滋味走了(见于春秋 左丘明《左传·宣公四年》)。后来用“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比喻插手或参与分外的某种事情。
1)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
孙中山 《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 广西一切幸福权利,祇陆荣廷一人享之,一家享之,一派享之, 广西同胞不能丝毫染指。”
意思:广西人民的一切幸福与权利,只他陆荣迁一人得享,一家子得享,他那一派人得享,广西的同胞们一丝一毫也分取不到。
2)比喻参与做某种事情。
①清 钱谦益《<梅村先生诗集>序》:“余老归空门,不复染指声律。”
意思:我年老以后遁入空门,不再赏玩诗词声律。
②朱自清《<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扩展资料:
染指近义词:
1)问鼎 [ wèn dǐng ]
①春秋时,楚子(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子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见于春秋 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意思。后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中原。
②比喻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的机会。
2)介入 [ jiè rù ]
插进两者之间干预其事:不~他们两人之间的争端。
3)插足 [ chā zú ]
①比喻参与某种活动。
②特指第三者与已婚男女中的一方有暧昧关系。
4)插手 [ chā shǒu ]
①帮着做事:想干又插不上手。
②比喻参与某种活动:那件事你千万不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染指
’染指zd’一词原意为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但现代人多用来代表男女之间暧昧而纠缠不清的关系之贬义词。 冒似"岁月内染指暧昧"这句话存在逻辑性问题。。。 ’岁月’能’染指’’青春’容,但又如何’染指’’暧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