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语出《中庸》
无论何时何地,都克制和约束自己;百严格要求自己。
1、克己
读音: kè jǐ。
释义:克制自己的私心、对自己要求严格;商店自称货价便宜,不多赚钱;度节俭、俭省。
近义词:自制、公道、好处。
2、慎独
读音:shèn dú。
释义: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需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扩展资料
克己:谓问克制私欲,严以律己。《汉书·王嘉传》:“ 孝文皇帝 欲起露台,重百金之费,克己不作。”
慎独: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答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出自《大学》《中庸》,对于其含义,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专家居之所为。”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属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君子慎独的意思是越是在隐蔽、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自己独处的状态下,君子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
儒家将"慎独"作为君子最重要的行为准则,认为"慎独"是个人道德风范的最高境界。人前为人不难,而人后,e69da5e6ba907a64330在没有了监督,没有了任何他人的时候,所面对的除了天地,就是自己。
独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独处,不仅仅是和自己在一起,更是和天地、和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在一起,独处时,所面对的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君子慎独,所指的"慎",就是来自"超我"的自律:严格地约束自己,努力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南宋陆九渊说过:"慎独即不自欺"。人可以骗得过所有人,然而,却最骗不过自己。慎独,于人是坦然,于己则是心安。
扩展资料:
"君子慎独",语出《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威,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思为:不让最隐微处的违背正确原则的行为显现坐实,所以修行到究竟处的君子就会非常慎重他自己的每一个心念言动。
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
而要做到“慎独”,最重要的就是说的做的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君子慎独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语出《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