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治大国如烹小复鲜”原文为“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老子的一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六十章。
关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一种解释说,小鲜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过来、翻过去,就会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国也不能来回折腾。这种解释虽然接近本意,但没讲到“妙”处。懂得烹饪的人都知道,烹饪技术(?艺术)的核心部分,就是掌握火候。而小鲜,又是各种烹饪材料中最为娇嫩的,更要细心伺侯。所以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那么制,怎么掌握火候,大国又如何可以被比作小鲜?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也可以大而化之道来。简单地说,治理国家,首先要考虑人民的性质。从经济学角度看,人民的性质就是趋利避害。如果政府能够提供和维系一套基本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任何个人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时,就对社会百有利;在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时,就对自己有害,就可以使全社会的成员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使社会繁荣起来。一般而言,这套制度包括保护产权、维持秩序、调解纠纷的功能。 一旦有了这么一个制度度框架,人们明确地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成本,什么是自己的收益,从而自动地按照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行事。
“治大国,若烹小鲜。”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六十抄章》。
【释义】治理大袭国就好像煎烹小鱼虾,不要频繁翻动导致其支离破碎,要注意火候知。
【原文】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道;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说法一: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说法二:治理大国应该像烧菜一样难,应该像烧菜一样精心,两者都要掌握火zhidao候,都要注意佐料。
说法三:"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2]
说法四:从古至今,不少政治专家喜欢引用这句话来提醒执政者。对于这句话的意思,古今流属行的理解是:治理大国就好像烹煎小鱼儿,油、盐、酱、醋等调料放得要恰到好处,不能多不能少。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其实,在古代学术界已存在很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