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对《声声慢——李清照》的赏析-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

对《声声慢——李清照》的赏析-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原词:

《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⑴乍暖还寒:谓天气忽冷忽暖。

⑵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⑶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⑷黄花:菊花。

⑸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谁:何,什么。

⑹怎生:怎样,如何。

⑺这次第:这情形,这景色。

释义: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2”字怎么能够说尽!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扩展资料: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她的晚年写了一些流传千古的佳作,也使她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最高峰。如她的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就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最主e69da5e887aa7a64335要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杰作。李清照通过对残秋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她晚年时期国破家亡、丈夫病逝,饱经忧患离乱的愁苦生活和凄惨心情。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的晚年之作,与早期作品所表现的伤春悲秋、伤离怨别有所不同,它不是生离之短暂,而是死别之永恒,不是暂时的空虚,而是长久的寂寞,不是可望团圆,而是已成永诀。而且,丧夫之痛与国家残破、故土难回的深切哀怨凝聚交织在一起,文浅情深,沉痛无比。
  这首词的上阕着重表现了李清照心情的悲伤和她孤独无依靠的孀居寻求寄托和安慰而大失所望时的极端痛苦的心情。接着又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极其平常事物的描写,淡酒不敌意,雁过更觉伤心,一步紧逼一步,一层深入一层,倾吐胸中的满腔愁苦。
  这首词的首句用十四个叠字开头,声情并茂,堪称创举。这十四个叠字共七组,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内心情感引起的外部动作;第二层意思既是环境气氛,也是心中之感受;第三层意思则是由轻转重、由浅入深的真切体验。这三层刻画将心理神态与环境感受融合在一起。
  有人认为古人诗中虽然有一句叠三字者,一句连三字者,两句连三字者,一句四叠字者,或两句互相叠字者,三联叠字以至七联叠字者,但是李清照却连下十四个叠字,故出奇制胜,匪夷所思。据说乔吉在写《天净沙》时全部用以叠字组成,共二十八个叠字,却曾遭到“丑态百出”之讥讽,可见叠字仅以量并不能取胜。
  这首词的十四个叠字主要表达了李清照的内心情感,继以乍暖还寒,难以将息,则更进一步,淡酒难敌晚风,即“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意,“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三句,将十四个叠字之愁,酒浇不去之意,在此略略点出,似淡却浓。这三句的意思是说雁儿飞过的时候,正好托它带信,可是丈夫已死,信寄给谁,想起来只有“伤心”。再说这雁儿原来是替她带过信的“旧时相识”,因此更感到难受。因为她早期寄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剪梅》词中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首词的十四个叠字也是最能表达李清照对爱情逝去的伤感,也是流传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句。
  下阕继续描写了李清照的孤独与愁苦。先写菊花满地,不堪取摘。昔日与丈夫共同赏菊,而今无花可摘,无人相伴,便觉得度日如年,时光难捱,只好独自守着窗儿,熬到天黑。再加上夜雨落梧桐,点点滴滴没个完,便进一步增添了她心中的烦闷。“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句,更见其愁苦之多,忧患之深。
  在这里无心簪菊,日子难捱,梧桐细雨,增人愁思,以上的种种,逼出了最终的“愁”字来,但“愁”可明言,内心的痛苦却难以明白尽道。
  在这首词中,不仅开头的叠字用得称奇,而且“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且下阕的“点点滴滴”再次叠用,与前面的十四个叠字映照呼应。
  在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中,李清照写眼前之事、身边之景,似是信手拈来,但情景交融,委婉巧妙的铺叙,实在得力于自然与琢磨相结合的功力,这首词的语言虽然平易晓畅,而词意却是似浅实深。
  总的来说,这首词的调子虽然显得低沉,但却表现了李清照南渡之后国破家亡的具体内容,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这首词一直流传至今,一向为世人所赞赏。特别是在艺术手法上别具心裁,大胆创新。而双声叠字的使用,生动地表现出了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人的感情,真可谓是珠圆玉润,令人击节叹赏,这是这首词的成功之处。

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62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释义:整天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扩展资料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

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是什么意思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诗句是什么意思,在线急急急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什么意思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什么意思 写小动物的作文400字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关于描写小动物的作文,400字 关于动物的童话故事作文400字 用山重水复和山青水秀和山穷水尽造句 山穷水尽造句? 用山穷水尽造句 山穷水尽造句 三尺柜台的拼音的拼音! 尺寸千里算不算成语 三尺柜台是不是一个成语 三尺柜台暖人心的'下一句或上一句 对《声声慢——李清照》的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有没有详细点的赏析 孝敬父母成语有哪些 形容孝子的成语 孝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孝子的成语 《夸父逐日》扩写(500字) 夸父追日的经过 夸父追日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夸父追日的一个短文 以和善开头的成语 以善开头有什么四字成语 善字开头四字成语 善开头的四字成语 善开头的四字词 请问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中扮演苏卿怜的女子是谁????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三部中饰演苏卿怜的是谁 铁齿铜牙纪晓岚 里那个 苏卿莲是谁演的 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中苏卿怜的扮演着是谁 “白绫三尺”是什么意思? 三尺白绫若赐我, 可愿葬我于君侧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 白居易的《长生殿》诗句 古人求死,常说“赐予三尺白绫”三尺到底是多长呢? 为什么总说我们河南人不好? 为什么都骂河南人?请详细说明 看到他们说河南人都是大坏蛋坑蒙拐骗啥都干 想知道河南人哪里坏 为什么网上的好多人都说河南人不好呢,谁能给我讲讲他们为什么那...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谁的名言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什么意思 治大国如烹小鲜是谁提出来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出自哪里﹖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文学家及其成就都有哪些代表? 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谁? 古代痴迷于文学的诗人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诗人 以白字结尾的成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