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可能是为了更符合观众的审美吧,三头六臂看起来不太好看。
我觉得《魔童降世》中的哪吒不是3头6臂,因为哪吒是陪伴了好几代人的童年记忆。无论是在《封神演义》,还是在《西游记》中,都能够看到哪吒的身影。哪吒的原型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所以动画片中也经常出现哪吒的身影。
我个人认为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打破传统
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从片
名就可以知道,它并不是传统的哪吒故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6事。它打破了很多观众朋友们对哪吒固有的认识。
例如在我们的记忆中,哪吒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小神仙,他可爱活泼,外型萌萌哒。可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些设定都遭到了颠覆性的改变。
我们看到的哪吒是一个黑眼圈、大尖牙,手插在一个大裤子里,吊儿郎当的。说起话来也不是那种萌萌的童声,而是一个嘶哑的大烟嗓。
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看得出来,导
演是在刻意颠覆哪吒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既然变身前的形象都颠覆成这个样子了,那么变身之后的一头三臂也就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第二、迎合现代人的审美
说实话,在小的时候,我看到哪吒三头六臂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哪吒有多可爱,反而有点吓人的感觉。但是一头三臂的话,最起码一个头看上去没那么可怕。所以对小孩子的冲击性应该会减小。更容易让大家接受这个造型。
第三、节省经费
额外的制作三个头和另外三条臂膀,自然会在作画
以及其他方面需要更多的考虑,自然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经费。一头三臂既打破了传统,又保持了美观,还能节省经费,何乐而不为?所以哪吒不是3头6臂的原因是因为我以上的观点,个人观点有不对的请多包涵。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最终成为了魔丸的化身,免不了与敖丙的一场大战,但在变身后不是三头六臂,而是一头六臂,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乾坤圈压制了他的魔性,在电影开始不久便有了预兆,敖丙在打斗前和哪吒说过乾坤圈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哪吒之所以可以平安度过两年而没有释放魔性,主要原因就在于太乙真人赐予的乾坤圈。
在最开始哪吒完全解开咒语的时候,已经丧失理智,完全入魔了,成为了大家口中真真实实的妖怪,但是没有在危机时刻,所以就没有召唤出三头六臂。而后,哪吒与敖丙大战之时,为了拯救陈塘关百姓免遭水淹之苦,也为了释放自己的实力与之抗衡,,迫不得已才又念咒语解开乾坤圈的压制。但是哪吒害怕自己完全解开压制会失去理智魔化最终无法控制,所以他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65并没有完全解开乾坤圈的压制,只变身出了一头六臂。
再者,哪吒生性善良,虽然陈塘关的百姓对他一直敬而远之,唯恐躲避不及,但哪吒最终还是为了他们的安危而与敖丙打斗,三头六臂是出自《西游记》中,六臂分别拿的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甚至后来的文章中还出现了三头八臂的说法。不管是三头六臂还是三头八臂都是变换之术,哪吒出生奇异,能变化三头六臂或三头八臂都是情理之中的。
而且,在电影里只出现一头六臂说不定也是为了节省经费,也是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说不定也是为了下一部做铺垫,下一部的哪吒想必便能释放全部实力了,那时剧情一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