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片名:《三言二拍之珍珠衫》
导演 :黄祖权、冯谇帆
编剧:巩向东、何俊
制片:刘信义
监制:黄祖权
制片主任:王海心
统筹:聂群
导演:滕华弢
主演:陈 商:陈锦鸿 饰(香港)
王三巧:蔡安荞 饰(香港)
剧集类型 长篇电影电视
出品公司 中国时代电影公司
(取材於《喻世明言》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剧情介绍:
洞房花烛夜后的第二天早晨,新郎官蒋兴哥把一件祖传下来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3的宝贝--制作精良、穿在身上冬暖夏凉的珍珠衫交由新娘子三巧儿保管。
由于外公和父亲多年经商积攒下的家业,新婚燕尔的蒋兴哥和三巧儿的日子过得衣食无忧,犹如掉进蜜罐中一般。
就这样,蒋兴哥和如花似玉的娇妻,恩恩爱爱、行影不离地度过了两年的幸福时光。
虽然这两年中,当年和父亲一起跑生意的吕大叔不只一次地提出让蒋兴哥接过父辈创下的基业,前往广东经商,但每次蒋兴哥动了这个心,与三巧儿商量时,都因为三巧儿哭哭啼啼的泪水而耽搁下来。
直到有一天,在吕大叔的再三劝说下,蒋兴哥终于下定决心,要前往广东收取当年尚未收取的债务。
尽管三巧儿不高兴,但蒋兴哥最终还是随吕大叔一起动身了。
蒋兴哥不在身边的日子,三巧儿独守空房,虽然白日里有服侍的下人晴儿做伴,但毕竟不同于夫妻之间恩爱缠绵来的快乐……
约好的日子也没见夫君回来,三巧儿天天地站在楼阁前企盼着蒋兴哥的身影。一天,楼阁对面的当铺前站着一个风流倜傥的青年,三巧儿误以为是自己的蒋兴哥回来了。可在晴儿下去看的那一刻,晴儿失望之余的一声喊让那个青年与楼阁上的三巧儿有了一次刹那间的对视,而就是这一次对视让青年从此对三巧儿的美貌垂涎三尺。
青年名叫陈商,是从安徽来襄阳做大米生意的,在安徽老家他已有一房妻室。为了得到三巧儿,陈商花高价请当地贩卖珠花首饰兼做媒婆的薛妈妈帮忙。在陈商拿出的百两纹银面前,薛妈妈制定了一个长远的计划。从推销首饰敲开三巧儿的家门,到聊天取乐索性每天晚上来陪三巧儿做伴,薛妈妈确实花费了一番心思,也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在陈商焦急难耐的日子里,晚上陪三巧儿做伴的薛妈妈,通过讲一些自己年少时的荒唐情事和街坊邻里男盗女娼的秽闻,把三巧儿撩拨得心猿意马,春心荡漾。此时的三巧儿哪里知道她的夫君蒋兴哥在广东大病一场,卧床不起。
七月七那天是三巧儿的生日。三巧儿照例置办好酒席,专等薛妈妈来。天黑下来后,薛妈妈趁着夜黑,在晴儿面前使了个小手腕就把陈商也带进了三巧儿的家。酒酣耳热之际,陈商钻进了三巧儿的纱帐。事后,虽然三巧儿也愤怒不已,追悔莫及,可事已至此,又何况蒋兴哥在外面也没一个音信,三巧儿就默认了这个事,并和陈商保持长期的暧昧关系。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因为生意上的事,陈商要动身前往南京。临行前,三巧儿早已忘了与蒋兴哥的夫妻名分,依依不舍的送陈商上路,并把蒋兴哥交由自己保管的珍珠衫送给了陈商。陈商来到南京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大病痊愈后也来到南京的蒋兴哥。
蒋兴哥来到南京后又是小病一场,但多亏了陈商忙前忙后的照料,蒋兴哥的病没几天工夫也就好了。思家心切的蒋兴哥病好后就准备回家,为了答谢陈商的照料,蒋兴哥请陈商和另一位黄老板吃饭。席间,几杯酒下肚后,蒋兴哥惊异的发现自家的传世宝贝居然穿在陈商的身上。
陈商面带自豪的吹嘘,让蒋兴哥明白了这其中发生的一切。但蒋兴哥隐忍不发,还把陈商委托自己带给三巧儿的情物留作证据带回了家中。回到家里,蒋兴哥把一纸修书当作药方让三巧儿送交给了岳丈大人。即便岳丈大人气愤满怀,奈何蒋兴哥手中掌握着确凿的证据,而三巧儿也知道自己罪不可恕。
后来,三巧儿改嫁给了一位即将赴广东就任的、中年丧妻的知府大人。陈商在老家遭妻室平氏辱骂后,跑来找三巧儿,得知三巧儿改嫁后,陈商气急而亡。陈商死后,前来襄阳找夫君的妻子平氏落魄到靠典当东西维持生计。因念其长相颇似三巧儿,蒋兴哥请吕大叔做媒,续娶了平氏。在蒋兴哥帮平氏赎回所有的典当品时,让蒋兴哥没有料到的是,赎回物中有一件就是自家的传世宝贝——珍珠衫。此时,蒋兴哥才明白自己续娶的妻室原来就是陈商的遗孀。
精彩视点:
影片根据古典名著《三言二拍》 改编而成。 影片讲述的故事虽然有“潘金莲和西门庆”的雷同,但故事中主人翁“蒋兴哥”面对婚姻遭“第三者”破坏时的理智态度,以及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无疑值得今天的人们拿来借鉴。
主演:陈锦鸿、蔡安荞、李晨
参考资料:http://tvguide.cctv.com/20070827/106923.sht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视->喜剧片
[谁动了我的老婆][港台] [DVD/rm/336MB][国语]
下 载 信 息
类别: 影视->喜剧片
大小: 336.67 MB
种子服务器: 查看种子数 下载次数 472
创建/发布时间: 2005-9-11 13:51:08/2005-9-12 11:03:13
上传人: admin
下载地址: (1) (2)
http:///btshow/200604529584.html
rtsp://218.201.54.102:554/爱情片/谁动了我的老婆/01.rmvb rtsp://218.201.54.102:554/爱情片/谁动了我的老婆/02.rmvb
可惜下载不了
蒋兴哥人才本自齐整,又娶得这房美色的浑家,分明是一对玉人,良工琢就,男欢女爱,比别个夫妻更胜十分。三朝之后,依先换了些浅色衣服,只推制中,不与外事,专在楼上与浑家成双捉对,朝暮取乐。真个行坐不离,梦魂作伴。自古苦日难熬,欢时易过,暑往寒来,早己孝服完满,起灵除孝,不在话下。
兴哥一日间想起父亲存日广东生理,如今担阁三年有余了,那边还放下许多客帐,不曾取得。夜间与浑家商议,欲要去走一道。浑家初时也答应道该去,后来说到许多路程,恩爱夫妻,何忍分离?不觉两泪交流。兴哥也自割舍不得,两下凄惨一场,又丢开了。如此己非一次。光阴茬再,不觉又攘过了二年。那时兴哥决意要行,瞒过了浑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拣了个上吉的日期,五日前方对浑家说知,道:“常言‘坐吃山空’,我夫妻两口,也要成家立业,终不然抛了这行衣食道路?如今这二月天气不寒不暖,不上路更待何时?”浑家料是留他不住了,只得问道:“丈夫此去几时可回?”兴哥道:“我这番出外,甚不得己,好歹一年便回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64,宁可第二遍多去几时罢了。”浑家指着楼前一棵椿树道:“明年此树发芽,便盼着官人回也。”说罢,泪下如雨。兴哥把衣袖督他揩拭,不觉自己眼泪也挂下来。两下里怨离惜别,分外恩情,一言难尽。到第五日,夫妇两个啼啼哭哭,说了一夜的说话,索性不睡了。五更时分,兴哥便起身收拾,将祖遗下的珍珠细软,都交付与浑家收管。自己只带得本钱银两、帐目底本及随身衣服、铺陈之类,又有预备下送礼的人事,都装叠得停当。原有两房家人,只带一个后生些的去:留一个老成的在家,听浑家使唤,买办日用。两个婆娘,专管厨下。又有两个丫头,一个叫暗云,一个叫暖雪,专在楼中伏待,不许远离。分付停当了,对浑家说道:“娘子耐心度日。地方轻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门前窥瞰,招风揽火。”浑家道:“官人放心,早去早回。”两下掩泪而别。正是: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高
兴哥上路,心中只想着浑家,整日的不瞅不睬。不一日,到了广东地方,下了客店。这伙旧时相识,都来会面,兴哥送了些人事。排家的治酒接风,一连半月二十日,不得空闲。兴哥在家时,原是淘虚了身子,一路受些劳碌,到此未免饮食不节,得了个疟疾,一夏不好,秋间转成水痢。每日请医切脉,服药调治,直延到秋尽,方得安痊。把买卖都担阁了,眼见得一年回去不成。正是:只为蝇头微利,抛却鸳被良缘。兴哥虽然想家,到得日久,索性把念头放慢了。不题兴哥做客之事。
且说这里浑家王三巧儿,自从那日丈夫分付了,果然数月之内,目不窥户,足不下楼。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三巧儿触景伤情,图想丈夫,这一夜好生凄楚!正合古人的四句诗,道是:
腊尽愁难尽,春归人未归。朝来嗔寂寞,不肯试新衣。
明日正月初一日,是个岁朝。暗云、暖雪两个丫头,一力劝主母在前楼去看看街坊景象。原来蒋家住宅前后通连的两带楼房,第一带临着大街,第二带方做卧室,三巧儿闲常只在第二带中坐卧。这一日被丫头头们撺掇不过,只得从边厢里走过前楼,分付推开窗子,把帘儿放下,三口儿在帘内观看。这日街坊上好不闹杂!三巧儿道:“多少东行西走的人,偏没个卖卦先生在内!若有时,晚他来卜问官人消息也好。”暗云道:“今日是岁朝,人人要闲耍的,那个出来卖卦?”暖雪叫道:“娘!限在我两个身上,五日内包晚一个来占卦便了。”
早饭过后,暖雪下楼小解,忽听得街上当当的敲晌。晌的这件东西,晚做“报君知”,是瞎子卖卦的行头。暖雪等不及解完,慌忙检了裤腰,跑出门外,叫住了瞎先生。拨转脚头,一口气跑上楼来,报知主母。三巧几分付,晚在楼下坐启内坐着,讨他课钱,通陈过了,走下楼梯,听他剖断。那瞎先生占成一卦,问是何用。那时厨下两个婆娘,听得热闹,也都跑将来了,督主母传语道:“这卦是问行人的。”瞎先生道:“可是妻问夫么?”婆娘道:“正是。”先生道:“青龙治世,财爻发动。若是妻问夫,行人在半途,金帛千箱有,风波一点无。青龙属木,木旺于春,立春前后,己动身了。月尽月初,必然回家,更兼十分财采。”三巧儿叫买办的,把三分银子打发他去,欢天喜地,上楼去了。真所谓“望梅止渴”、“画讲充饥”。
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封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大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直到二月初旬,椿树抽芽,不见些儿动静。三巧儿思想丈夫临行之约,愈加心慌,一日几遍,向外探望。也是合当有事,遇着这个俊俏后生。正是: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个俊俏后生是谁?原来不是本地,是徽州新安县人氏,姓陈,名商,小名叫做大喜哥,后来改口呼为大郎。年方二十四岁,且是生得一表人物,虽胜不得宋玉、潘安,也不在两人之下。这大郎也是父母双亡,凑了二三千金本钱,来走襄阳贩籴些米豆之类,每年常走一遍。他下处自在城外,偶然这日进城来,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铺中间个家信。那典铺正在蒋家对门,因此经过。你道怎生打扮?头上带一项苏样的百技鬃帽,身上穿一件鱼肚白的湖纱道袍,又恰好与蒋兴哥平昔穿着相像。三巧儿远远瞧见,只道是他丈夫回了,揭开帘子,定眼而看。陈大郎抬头,望见楼上一个年少的美妇人,目不转睛的,只道心上欢喜了他,也对着楼上丢个眼色。谁知两个都错认了。三巧儿见不是丈夫,羞得两颊通红,忙忙把窗儿拽转,跑在后楼,靠着床沿上坐地,几自心头突突的跳个不住。谁知陈大郎的一片精魂,早被妇人眼光儿摄上去了。回到下处,心心念念的放他不下,肚里想道:“家中妻子,虽是有些颜色,怎比得妇人一半!欲待通个情款,争奈无门可入。若得谋他一宿,就消花这些本钱,也不枉为人在世。”叹了几口气,忽然想起大市街东巷,有个卖珠子的薛婆,曾与他做过交易。这婆子能言快语,况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认得,须是与他商议,定有道理。
这一夜番来覆去,勉强过了。次日起个清早,只推有事,讨些凉水梳洗,取了一百两银子,两大锭金子,急急的跑进城来。这叫做:欲求生受用,须下死工夫。陈大郎进城,一径来到大市街东巷,去敲那薛婆的门。薛婆蓬着头,正在天井里拣珠子,听得敲门,一头收过珠包,一头问道:“是谁?”才听说出“徽州陈”三字,慌忙开门请进,道:“老身未曾梳洗,不敢为礼了。大官人起得好早!有何贵干?”陈大郎道:“特特而来,若退时,怕不相遇。”薛婆道:“可是作成老身出脱些珍珠首饰么?”陈大郎道:“珠子也要买,还有大买卖作成你。”薛婆道:“老身除了这一行货,其余都不熟惯。”陈大郎道:“这里可说得话么?”薛婆便把大门关上,请他到小阁儿坐着,问道:“大官人有何分付?”大郎见四下无人.便向衣袖里模出银子,解开布包,摊在桌上,道:“这一百两白银,干娘收过了,方才敢说。”婆子不知高低,那里肯受。大郎道:“莫非嫌少?”慌忙又取出黄灿灿的两锭金子,也放在桌上,道:“这十两金子,一并奉纳。若干娘再不收时,便是故意推调了。今日是我来寻你,非是你来求我。只为这桩大买卖,不是老娘成不得,所以特地相求。便说做不成时,这金银你只管受用。终不然我又来取讨,日后再没相会的时节了?我陈商不是恁般小样的人!”
看官,你说从来做牙婆的那个个贪钱钞?见了这股黄白之物,如何不动火?薛婆当时满脸堆下笑来,便道:“大官人休得错怪,老身一生不曾要别人一厘一毫不明不白的钱财。今日既承大官人分付,老身权且留下:若是不能效劳,依据日奉纳。”说罢,将金锭放银包内,一齐包起,叫声:“老身大胆了。”拿向卧房中藏过,忙踅出来,道:“大官人,老身且不敢称谢,你且说甚么买卖,用着老身之处?”大郎道:“急切要寻一件救命之宝,是处都无,只大市街上一家人家方有,特央干娘去借借。”婆子笑将起来道:“又是作怪!老身在这条巷中住过二十多年,不曾闻大市街有甚救命之宝。大官人你说,有宝的还是谁家?”大郎道:“敝乡里汪三朝奉典铺对门高楼子内是何人之宅?”婆子想了一回,道:“这是本地蒋兴哥家里,他男子出外做客,一年多了,止有女眷在家。”大郎道:“我这救命之宝,正要问他女善借借。”便把椅儿掇近了婆子身边,向他诉出心腹,如此如此。
婆子听罢,连忙摇首道:“此事太难!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夫妻两个如鱼似水,寸步不离。如今投奈何出去了,这小胡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因兴哥做人有些古怪,容易嗔嫌,老身辈从不曾上他的阶头。连这小娘子面长面短,老身还不认得,如何应承得此事?方才所赐,是老身薄福,受用不成了。”陈大郎听说,慌忙双膝跪下。婆子去扯他时,被他两手拿住衣袖,紧紧核定在椅上,动掸不得。口里说:“我陈商这条性命,都在干娘身上。你是必思量个妙计,作成我入马,救我残生。事成之日,再有白金百两相酬。若是推阻,即今便是个死。”慌得婆子没理会处,连声应道:“是,是!莫要折杀老身,大官人请起,老身有话讲。”陈大郎方才起身,拱手道:“有何妙策,作速见教。”薛婆道:“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若是限时限日,老身决难奉命。”陈大郎道:“若果然成就,便退几日何妨。只是计将支出?”薛婆道:“明日不可太早,不可太退,早饭后,相约在汪三朝奉典铺中相会。大官人可多带银两,只说与老身做买卖,其间自有道理。若是老身这两只脚跨进得蒋家门时,便是大官人的造化。大官人便可急回下处,莫在他门首盘桓,被人识破,误了大事。讨得三分机会,老身自来回复。”陈大郎道:“谨依尊命。”唱了个肥喏,欣然开门而去。正是:未曾灭项兴刘,先见筑坛拜将。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原zd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d36a30102v5kd.html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一篇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收集在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纂回的《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中。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被后人称之为“三言”。展示了宋元明三代城市生活,从中可以窥视市民生活场境和城市小市民的众生像。它是中国宝贵的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藏。答《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三言”中作品的典型代表,从此入手可以对冯梦龙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