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意思是: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1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出处】《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扩展资料
1、《声声慢·寻寻觅觅》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2、《声声慢·寻寻觅觅》鉴赏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3、《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抄冷清清,袭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百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度有谁堪摘?守知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道了得!
全文注音:
xún xún mì mì,lěng lěng qīng qīng,qī qī cǎn cǎn qī q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zhà nuǎn huán hán shí hòu,zuì nán jiāng xī。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sān bēi liǎng zhǎn dàn jiǔ ,zěn dí tā、wǎn lái fēng jí。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yàn guò yě ,zhèng shāng xīn,què shì jiù shí xiāng shí。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mǎn dì huáng huā duī jī。qiáo cuì sǔn, rú jīn yǒu shuí kān zhāi?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shǒu zhe chuāng ér, dú zì zěn shēng dé hēi。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wú tóng gèng jiān xì yǔ, dào huáng hūn、diǎn diǎn dī dī。
梧桐更兼细雨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4,到黄昏、点点滴滴。
zhè cì dì, zěn yí gè chóu zì liǎo de。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早起淡酒三杯,怎把寒风来抵挡?北雁南飞飞过楼,不认当年旧同乡。
菊花委地尽枯黄,人花共消瘦,有谁来怜赏?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听见黄昏细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淋透我心上。这一天桩桩件件怎么能一个愁字表明呢!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扩展资料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声声慢·寻寻觅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