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大概说的是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天起,父母的心思就全在孩子身上。每一次哭闹、不适都牵挂着父母,孩子养到100岁,要为他担忧到99岁。
出处:“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清《劝孝歌》(译文:做儿子的在当娘的眼里永远都是孩子。所以当娘的即使或到了一百岁,也时时念叨着自己已经八十岁的儿子,觉得他不会照顾自己,觉得他还是跟八岁一样需要自己惦记。),后世改为俗语“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当为父母时,这种担忧就是源于血浓于水的亲情,人类的天性。
比如:“儿行千里母担忧”表达的就是父母对千里之外的儿女时刻担忧的是心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表达了天下父母期盼子女平平安安的殷切期望。
故此可以看出父母的担忧不会因时间、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扩展资料: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对于中国的父母是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的担忧主要在两方面:
从物质方面来讲,最担心孩子的健康、安全问题。
从精神方面来讲,最担心孩子作出世俗所批判的行为。也就是中国普通人的道德标准所不允许的行为。比如;早恋,对性的好奇等等。
身为人子亦当尽孝道以报父母的担忧,以下是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39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3、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劝孝歌
意思是哪怕自己的孩子再大,做父母的也是爱他,为他担忧。
一、“养儿百一百岁, 长忧九十九”的意思是——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一世都不变。
二、“养儿一百岁, 长忧九十九”——出处不详。
三度、"树欲静而风不息, 子欲养而亲不在"出自《韩诗外传》卷九,原文是“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以上的叹息是皋鱼在父知母死后有感而发的。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道,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回。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答;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