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十二金牌百
拼音: shí èr jīn pái 简拼: sejp
近义词: 十二道金牌、十万火急 反义词:
用法: 偏正式;作度主语、宾语、定语;比问喻紧急的命令
解释: 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答牌,专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出处:属 《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抗金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在秦桧的挑唆下,一日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将在前线作战的岳飞招回临安。岳飞见金牌,悲愤交加,痛心疾首地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同年十一月,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父子绞死于风波亭上。
数百年来,很多人认为这“十二道金牌”是朝廷调兵遣将的将令,是奸臣杀害岳飞的传令牌!其实不然。这种“金牌”并非什么传令牌,而是一种以最快速度传递邮件的特殊标志,是宋代多种通信证件的一种。据史料记载,这种金牌用于赦书及军机要务,由皇帝直接交发。该金牌制度始于宋元丰六年,金牌是用木头做成条状,长约一尺左右,周身涂满朱红油漆,上面篆刻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8个黄金“警”字。这里的“御前文字”,是指从朝廷皇帝身边传来的公文、信件;“不得入铺”是指传递邮件时,驿吏不得在驿站内交接,而只能在马背上依次传递。这样,不仅大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4大缩短了邮件的传递速度,而且加大了驿吏的工作效率。据《宋史》记载,该“金牌”光耀炫眼,传递时急飞如电,望之者无不避影,日行500里,昼夜不停鸣铃飞递。可见,这种“金牌”与我们现在用的“特快专递”标志差不多。
明代诗人李东阳曾愤慨地写了一首名为《金字牌》的词:“金字牌,从天来,将军恸哭班师回,士气郁怒声如雷。震边陲,幽蓟已覆无江淮。仇虏和,壮士死,天下事,安有此,国亡之,嗟晚矣!”
岳飞收到金牌的时候正是节节胜利、势不可挡之时,皇上先是发了一道圣旨:“今大宋已和大金议和,边境无事,即着尔岳飞带领全军立刻回兵进京,加封官职。三军有功将士俱有升赏,钦此”。但“将在外有君命有所不受”,即使是忠心不二的岳飞当时也“速传各将聚集元帅府大厅议事”,可见其也是心中有犹豫的,怎奈还没议出个结果来,“皇上金牌到”,而且口气也变了:“命你带军即刻进京,不得迟缓!见金牌如见朕面,立刻照办!”还没等回过神来,“皇上第二道金牌到!”“皇上第三道金牌到!”“皇上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金牌到!”至第七道金牌圣令已成“再不火速返京即作叛逆论处!”,第八道金牌是“命你速即起身,若再迟延即是违逆圣旨,立斩不赦。”这种架势,谁还挡得牢,何况还摊在岳飞这个大忠臣头上,于是即刻起身回京,最终被害。可见,金牌的规格是节节提升的,到最后是谁也难以抗拒的。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抄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百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度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金牌的全名叫zhidao:“金字牌急脚递”,是北宋熙宁年间朝廷设置的驿传,速度最快,日行500余里,主要用于传达紧急军事命令。它回是由皇帝直接发出。金字牌并不是用金铸成的,它是“木牌朱漆”,上面以金色书写皇帝的命令。召回岳飞的十二道金牌就是这种“金字牌急脚递”。赵构在一日答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收兵,致使抗金大好形势,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