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庄子 道家思想哲学-齐物我,等是非,坐忘名教,逍遥于玄远世界.什么意思

庄子 道家思想哲学-齐物我,等是非,坐忘名教,逍遥于玄远世界.什么意思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哲学思想

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

2、处世哲学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gòu)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内篇·德充符》),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内篇·德充符》)。

3、政治思想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

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

4、文学思想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5、游世思想

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 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

扩展资料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0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参考资料:庄子-百度百科



齐物我,等是非,坐忘名教,逍遥于玄远世界。


庄子《齐物论》的延伸思想。庄子在万物一齐的总体思想框架下,又分出齐物我、齐有无、齐是非等分支思想。
”齐物我“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属于价值观的范畴,用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无我”(不是“丧我”),我如万物,万物如我,可以理解为自尊、爱人。带着强烈唯心色彩,不过价值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用心去理解的。。
”齐是非“属于认识论范畴,是非之争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所以要“齐”,这里的齐是“看齐”,不是说要混淆是非,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这样的两种人是无法进行沟通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非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同一个人因为时间空间、体验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是非判断。所以要对”是“与”非“有等同的态度,不厚此薄彼。
古时候修道的人,以恬静涵养智慧。智慧生成而不外用,称为以智慧涵养恬静。智慧与恬静相互涵养,而和顺便在心性中养成,德就是和;道,就是理。德与一切相容,就是仁道与一切和顺,就是义;义明而与物亲,就是忠;内心朴实而归于情,就是乐;行为忠信而和乎自然,就是礼。礼乐遍行,则天下大乱。他人的德性本来是纯正的,而却要他人接受自己的德性,德性是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强行施加就会使人失去自然的天性。   上古之时,于混沌蒙昧中,相处一世都很淡漠。在当时,阴阳和顺而宁静,鬼神互不相扰,四季和乎时令,万物不受伤害,各种生物不夭折,人们虽然拥有博大精深的智慧,却无可用处,这就叫完美纯一。当时,人人无为而合乎自然。   等到道德衰败,到燧人氏和伏羲氏开始治理天下时,民心虽然顺从,但已无法归完美纯一的境界。道德又衰败,到神农和黄帝开始治理天下时,天下虽然安定,但民心已不顺从。道德继续败坏,到了陶唐氏和有虞氏开开始治理天下时,大兴教化之风,扰乱破坏了淳朴的民风,背道而行,危害道德,然后舍弃天性而顺从心机,彼此以私心相互窥测,天下不能安定,于是便附加粉饰,夸阔比富,粉饰毁坏淳朴的本质,比富淹没天然本性,于是民心开始惑乱,无法返归恬淡的性情而恢复本初。   由此看来,世事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6败坏道,道败坏世事世事与道相互败坏,有道的人怎么复兴世事,世事又怎么复兴道呢?道无法复兴世事,世事无法复兴道,即使圣人不在山林中,他的德行也要隐匿了。   隐匿,却不是自己隐匿。古代所谓的隐士,并不是隐伏身体不见人,并不是闭口不言,也不是藏其智慧而不显露,而是与世运大相背离,不用心智来困扰心性,独立自处而返归自然的本性,自己又何需有所作为。道本来就不是小行,德本来就不是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所以说,匡正自己就可以了。保全内心纯朴的心性就叫得志。   古代所谓得志者,并非指高官厚禄,而是指无以复加的快乐。现在所说的得志者,指的是高官厚禄。高官厚禄在身,并不是性命所固有的,而是同外物偶然而来,寄托一时而已。寄托的东西来时不可抵御,去时不可挽留,所以不要为高官厚禄而恣纵心志,亦不可为贫穷而趋炎附势,两者同样快乐,无须忧愁。所以不要为了追求外物而葬送了自己,受世俗影响而丧失了本性,此为倒置之民。   欲求得超然物外之道,需缮得无求之性,此为大道所成之根基,万物生源之始成。(摘抄)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脑筋急转弯成语篇 成语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大全及答案 爆笑(解释为成语的) 有关成语的脑筋急转弯,越多越好~ 带有浮字的成语有哪些 “浮”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浮的成语哪些成语 带浮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请问篮球高手我接球后在原地不动然后假装投篮然后向前突破跨出一... 打篮球中怎么才算走不啊?三步篮标准的怎么走 三步上篮的疑问?三步上篮时,已经走了二步这时候需要马上传球... 怎样算三步上篮,三步后不上篮还能传球吗?运球时可以运一下走两... 什么歌的歌词是 爱我的心都有困惑的时候 哪首歌的歌词有为什么我一见到你眼泪就分散 还要等多久?难道候年马月?海枯石烂?天崩地裂? ...我幻想谁管一切是海枯石烂..什么歌 庄子的《逍遥游》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原创]教你怎么“坐忘”!我要推荐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庄子 道家思想哲学 含勃勃生机意思的成语 含勃勃生机之意的成语 勃勃生机之意的成语 含勃勃生机之意的成语有哪些 睡觉的觉能组什么词 睡觉的觉还可以组什么词 睡觉的觉除了组词睡觉还能组什么词 睡觉的“觉”能组什么词? 关于孔子的成语故事 求成语故事和出自哪,还有意思,要很多!!! 孔子的成语故事 有一个成语叫一什么而就? 含有左右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是怎么来的? 带有是的成语 《创业史》主要讲了什么? 《创业史》主要内容梗概 《创业史》每一章节的内容概括 求《创业史》的主要内容概括 带有"鼓"字的成语有哪些? 有什么带鼓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鼓成语有哪些成语 带有“鼓”字的成语有什么? wow7.0近在咫尺任务怎么做 魔兽世界7.0这个任务怎么做? 魔兽世界7.0苏拉玛近在咫尺任务npc怎么不走 魔兽世界7.0苏拉玛近在咫尺任务怎么做 NPC为什么不动 殊不意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 文言文殊的意思 文言文 雨钱中 殊是什么意思 “殊”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成语()丛()安 丛什么不什么成语有哪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