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一、刘备做事犹豫不决
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一同对抗张鲁,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1刘璋的派来的使者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夺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庞统劝说刘备不要舍弃良机。刘备没有同意庞统的观点,于是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等人进入益州。同年,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策借机擒住刘璋,刘备感觉自己还没有在四川站住脚跟,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刘璋回到了成都,而刘备驻扎在葭萌关。
蜀汉亡,孰之过?“曰罪在刘备,皇叔过于妇人之仁,不听庞统之言,早取西川,遂有凤雏之死,孔明入川……”。(《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如果当时刘备采纳了庞统的建议。想必很快就有了霸业的基础。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抗魏、吴。
不过,他还是没这样做。他考虑问题太过周全,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几乎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出手。所以,这种人往往不能好好得把握机会,导致错失良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落凤坡,痛失凤雏庞统。
二、刘备晚年刚愎自用,刚愎自用自古以来是政治家最大的一个弱点,为什么说刘备刚愎自用呢?
刘备去伐东吴,发起“夷陵之战”,身边并没有什么得力的将领。以为只靠着强大的兵力即可战胜东吴。如果他当时将赵云带在身边,也许,就不会败的那么惨。还有,刘备不听手下谋士和赵云的劝阻,而是固执的发动倾巢兵力去攻打东吴。
赵云劝刘备说:“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裴注《云别传》)
赵云的意思是说:“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果先把魏国打败了。占领了中原,东吴自然臣服,曹操虽然已经去世,他儿子曹丕却在篡位。应该尽早的趁此机会,联合大家一起,北上发兵攻打曹操。关东还有支持刘备的人。里应外合,即可夹攻曹魏。不应该先撇下曹魏而去发兵东吴,如果战争一旦发动,兵力自然会受到牵制”。但刘备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还是一意孤行的去攻打东吴。
火烧联营后,刘备给诸葛亮统一天下计划的毁灭性破坏是,关羽死后,刘备自己东征,结果失败而回,给诸葛亮留下的烂摊子是这样的:蜀国国内的精兵已经不多了,外部环境是魏、吴两个国家虎视着,南部少数民族还叛乱了;内部是人心惶惶。
在这种情况下,撇开一统天下的实力,能保住本国就很难了,幸好诸葛亮文稻武略,外交上把东吴稳定了,北方也挡住了,国内也发展了,并且通过南征击灭了南方的叛乱,少数民族也臣服了。总算保住了蜀国,渡过了艰难的时期。
但是,在这段间内魏国和东吴也发展了,这就使得统一天下更难了。
三、魏蜀经济实力悬殊
客观上,魏国的领土广。经济能力强,兵多将广,是一大原因。
魏国占据着中国北方的绝大部分领土,有着广阔的地域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如果真的打持久战,恐怕蜀汉就要被拖垮。蜀国之所以能与魏、吴抗衡,诸葛亮等人的谋略功不可没,吴、魏互相牵制也是一大原因。再加上东吴凭着长江天堑,盘踞江东,三代基业根深蒂固。再因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较多,刘备必须“先除内忧,再解外患”。必须让少数民族臣服,才能抽出镇压叛乱的兵力去对抗魏,吴。
因此,刘备虽能聚集部分天下豪杰,却难于一统天下。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战斗力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些天下豪杰是要为我所用,而反观刘备,却是请的真诚,三顾茅庐,最后却还是以自己的想法而为人处世,一意孤行, 纵观刘备戎马一生,却因为一时的冲动。失去了与魏、吴分庭抗礼的机会。政治家的犹豫不决,意气用事,刚愎自用等等,都是致命的软肋。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刘备作为一个政治家,拥有着求贤若渴的精神,爱民如子的优良品德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因为,只有他,有着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实力。
咱们今天说的三国三位方术之士,不包括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如果他们真的道法高明,也就不会造反了,有法术的人造反也不会失败,可见这哥仨就是篝火狐鸣逆天行事;当然这三位中也不包括诸葛亮,如果诸葛亮道法通神,就不会去帮刘备,也不会劳民伤财数次伐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把百姓拖进结果必败的战乱,这不是神仙该干的事儿,也违背了道家原则。
抛开张角三兄弟和诸葛亮,在演义小说和正史中均有记载,而且比较有名的“三国神仙”还有三位,其中对曹魏贡献最大的是管辂,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是后汉术士中最支持曹魏的。
据《三国志·卷二十九·方技传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6》记载,管辂字公明,长得丑而且比较喜欢喝酒,他的特异功能就是算卦。咱们先看看他算得比较有意思的几卦。
有一天管辂到老师郭恩(后来郭恩又向管辂学习《周易》)家去串门,看见一只斑鸠叫得很凄惨,管辂马上预言:“明天将会有一位老人来做客,但他不是空手来的,他还带着一头小猪和一壶酒。但是惊喜之外,您可能还要受点小惊吓。”郭恩一听:“这简单,我明天少喝酒,所以不用担心他喝醉了出事儿告我,而且我也不吃肉,烧火的时候小心在意就行了。”
第二天,果然有一个老人带着小猪和酒来了。按照过去的礼仪,当面拆开客人带来的礼物,当场吃掉客人携带的食物,都是不礼貌的(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这个传统,客人走之前不能动礼物,甚至多看客人礼物几眼,都会被暗笑小气),所以郭恩就准备杀一只鸡来待客。当时地广人稀,一般家庭都是独门独院,养的鸡也类似今天能飞上树的土匪鸡(吃着一定很香)。鸡飞狗跳抓不着,郭恩就让家人用弓箭来射,结果射出去的箭变成了流矢,飞过树丛钉在一个几岁小女孩的手上,留了一地血……
为什么有斑鸠悲鸣,就有人送猪送酒,为什么会有小惊吓,这个咱们就不研究了,但是管辂能精确算出来,已经算神乎其技了:带酒作客的老人,你可以说他是管辂的托儿,箭射小孩,这就不好掌控了。
因为当时的蜀汉还只是个弱势力,比不上曹魏,所以他们选择了曹操没有选刘备。而且三人中除了张角是个厉害角色之外,剩下两个也并没有多出众。张角没有投靠任何人。
刘备在最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9初并不是势力很强大,自己都投奔过曹操,只不过当时的刘备根本就不足于被曹操在意。但是曹操这一举动也是改变了三国进程,因为刘备在最后成为了他的强敌。不过这个时候曹操后悔也已经没有用了。刘备是一个非常好的先主,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发达就收拾了原来的部下,并且他很会任用贤能,一心想要复兴汉室。手下的将领也非常厉害,光是他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就对他忠心耿耿,更别说诸葛亮这个大谋士了。
张角并没有投靠任何一个人,他自己带领黄巾军起义,自己闯出了自己的天地。虽然最后惨死,不过由此可见张角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骁勇善战有自己的野心,没有投降于任何人的麾下。所以对于张角没有投靠刘备会有一些可惜之外,其他二人倒也没有太大的作用,虽然他们投靠了曹操,但在曹营并没有受到曹操的重视,有才能无处施展,也是他们选错了阵营。
三位神仙中人的结局都不是很好,如果他们三人结合或许会发生一些让大家惊喜的事情也说不定。只不过他们虽然有能力但没有智慧,寄人余下终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也没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