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提到张宗昌,后人第一反应也许会说他是三不知将军:士兵不知道有多少,老婆不知道有多少,钱不知道有多少。这只怕是后世流传的讽刺段子,以此来衬托张宗昌无知和庸俗罢了。要是较真起来,张宗昌还是个人物,一个在乱世由做短工、拉过车、卖过布底层人物起家的逆袭人物。
士兵不知道有多少为例,这一方面显示出张宗昌士兵之多,另一方面,表现出在那个乱世,几乎天天作战,天天有逃兵,天天招兵买马,因此确切的统计一个不断变化的数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张宗昌不知道具体数量的军队中,可以确定的是有一支超过5000人的白俄军队,这支军队指哪打哪,逢战必胜,并且,由于白俄人身材魁梧,并且在战场上非常残忍,因此,常让其他军阀们心生畏惧,不占而退。
这支白俄军队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苏联红军打败了沙俄军队,一些沙俄军队便向西伯利亚撤退,有些甚至逃窜到我国东北地区。
在十月革命发生时,张宗昌已经在东北游荡,并且在1920年当上了张作霖的高参。1922年,张作霖被吴佩孚打败,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张作霖部下的高士傧、卢永贵率众2万人宣布独立,并反对张作霖,张作霖已经无力讨伐高、卢二人,张宗昌便毛遂自荐,说愿意为大帅分忧。张作霖兵力有限,只给张宗昌一营宪兵百余人来对付高、卢2万人。但张宗昌成功了,他利用过去绿林中的身份,瓦解了这两万人,还收编了数千人,张作霖大喜,委任他为吉林第三混成旅旅长。
此时张宗昌准备扩充军队,恰好有一支一万多人的白俄军队被苏联红军打败,逃窜到东北地区,走投无路,他们听说张宗昌招兵,便来投奔,张宗昌大喜,除了对自愿队伍的人分发遣散费用外,其余五千人都被张宗昌纳入部下,并得到步枪6000多支,机枪、大炮、弹药若干。张宗昌将这支部队编成了骑兵部队、炮兵部队、铁甲车队,由白俄军官统领,他们的军饷,是中国士兵的两倍,还从不拖欠,因此,这支军队对张宗昌也愿意拼命。平时,张宗昌出游时,经常带着这支部队招摇过市,因此,民间有这样的歌谣
张宗昌,出了营;前面走的是白俄兵:护兵左边走,马弁右边行,洋号嗒嗒响,洋鼓响咚咚,咚咚嗒嗒真威风!街上行人撵干净,鸡狗当道也不行!
这支部队给张宗昌也立下过不小的功劳。1924年,张作霖南下抢地盘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2时,张宗昌打头阵,就把这一支白俄军队放在放在最前面。当白俄军队到江苏时,江苏军队一看见个头高大的白俄军人,心里害怕,不战而退。随后,这支部队进入上海,如若无人之地。1925年,浙奉战争爆发,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向北进攻,却被这支白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
不过到了1928年,北伐军北上攻占了济南,张宗昌兵败,仓皇撤退。对张宗昌来说,失去了山东的地盘,就意味失去了经济来源,因此他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来养这支庞大的白俄雇佣军,最终不得不遣散他们。
这支军队平时仗着权势招摇过市,为非作歹,民愤极大,一旦失势遣散,中国士兵有群起而攻之的怨恨,时人回忆,当时被殴、被杀者不再少数,而多数被遣返回国,此后,这支白俄军队彻底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提到三不知将军,大家可能会想到他更多的绰号,比方说:“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这个人就是张宗昌:字效坤,(1881年—1932年),山东省掖县(今山东莱州)人。为奉系军阀头目之一。
那么“三不知将军”具体是哪三不知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不知道自己多少条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这也算是最奇葩的将军了吧。
张宗昌的姨太有记录的就有23位,他还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因为此人十分好色,所以经常去逛窑子,看到哪个漂亮的就出钱帮其赎身,并纳为姨太太,据统计能数出来的姨太太就有23个,那数不出来的就真的不好说了。
1923年秋,张作霖趁陆军各部演习,派出校阅委员郭松龄到张宗昌第三旅,视察张部的演习情况,名为校阅演习,实则伺机遣散。
演习过程相当苛刻,张部士兵爬冰卧雪被折磨得够呛。张宗昌躲到一边发牢骚,骂道:“他妈的,这是哪个龟孙子的计划,弄得我们这样。”
正在骂时,郭松龄突然推门进来,听到骂声就质问张说:“你在骂谁?!”
张宗昌打个哈哈,说:“这是我的口头语,并没有指骂任何人。”
郭大发雷霆,指着张的鼻梁骂道:“我×你妈!这也是我的口头语!”
只见张宗昌脸色由红变黑,从炕上一翻身跳了下来,道:“郭大二爷,你×俺妈,你就是俺的亲爸爸,还有什么说的。
郭松龄比张宗昌还小了两岁,张宗昌竟称之为“爸爸”。这种急智,还得配上过人的厚脸皮才行。一场风波化为乌有。郭反而对张有了好印象。认为他能容人,自然校阅完毕,回奉天讲了不少好话,裁撤之议遂息。
过后张宗昌对亲信说:“我叫他爸爸,反正他不是我爸爸。”
于是,张作霖对张宗昌大加宠爱,立即把他从吉林调到沈阳,并将张宗昌部改为奉天陆军第三个旅,下辖四个团。
之后更是在张作霖手下一路平步青云。
另外此人文化水平极低,但是却极爱作诗,在当代可称为花式作死,他的诗让人看完忍俊不禁,堪称一大奇葩,看完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准备高考学生自行路过,不建议观看)
张宗昌觉得自己既然身为孔圣人的父母官,不带点斯文,枉来山东一趟。于是,现场拜师学艺。一番苦练之后,那张宗昌功力大进,不久便出版一本诗集,分送诸友同好。百年中国,诗人成群,但像张宗昌这样仍有诗句流传、仍被人惦记的诗人寥寥无几。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咏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镰,疑是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
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无题
要问女人有几何,
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2娘是哪个?
游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
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
你只知道韦小宝老婆多,但是你知道他的官有多大吗?
作为一个武侠迷,韦小宝这个名号,可谓是如雷贯耳。在小说中,他虽然武功不咋地,但是他机智勇敢,一生总是伴随着好运。其中,最为让人羡慕的就是娶了七个大美女。
韦小宝一生左右逢源,不仅在朝廷很吃得开,深得康熙的信任。而且还是陈近南的徒弟,天地会的舵主。然而,后来康熙命韦小宝去剿灭天地会。韦小宝眼见忠义不能两全,于是带着七个老婆隐姓埋名,逍遥快活去了。
但是,我们很多人只知道,韦小宝老婆很多,深的康熙信任。但是,大家知道韦小宝总共有多少个官职吗?
在《鹿鼎记》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康熙赐给韦小宝一个金饭碗,中间中间写着公忠体国,外面是钦赐领内侍卫副大臣兼骁骑营正黄旗都统赐穿黄马褂巴图鲁勇号一等子爵韦小宝。
先让我们理一理这中间有多少个官职吧。第一个领内侍卫副大臣,第二个骁骑营正黄旗都统,第三个一等子爵。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封号巴图鲁勇号,一个御赐黄马褂,还有一个驸马。
现在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些官职到底有多大?
领内侍卫副大臣:清代制度设“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是皇帝贴身警卫的指挥、调度人,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像鳌拜、索额图、明珠、阿桂、和?、福康安等满洲亲贵都曾任领侍卫内大臣,而韦小宝是领侍卫副大臣,相当于领侍卫内大臣的副手,级别可想而知。
骁骑营正黄旗都统:骁骑营,是禁卫军的一个组成部分。正黄旗是清代八旗之一,正黄、镶黄和正白旗为上三旗。也就是说,韦小宝是正黄旗的禁卫军最高级别武官,地位更为显贵。
一等子爵:清朝爵位主要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其中,异姓功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就爵。所以,子爵属于异姓功臣爵位。清朝名臣曾国藩、李鸿章为侯爵,高于子爵地位,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授封一等男爵,低于子爵地位。所以,韦小宝的地位不言而喻。
再来看巴图鲁勇号:清朝时期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像鳌拜就曾经封为巴图鲁勇号。
在说黄马褂:黄马褂是清代的一种官服。凡领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等,皆服黄马褂。后也赐与有军功的臣下。
至于说驸马,这个大家肯定很清楚啦,因为韦小宝有一个老婆是建宁公主。
所以,作为韦小宝来说,人家不仅仅是老婆众多,这官职也绝非一般人可以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