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带“臂”的四字词语有::把臂入林、把臂徐去、割臂之盟、齧臂之好、螳臂搏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9轮等。
1、把臂入林 [ bǎ bì rù lín ]
基本释义: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白话译文:豫章如果遇到了七贤,一定要相偕去山林归隐。
2、割臂之盟 [ gē bì zhī méng ]
基本释义: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庄公结割臂之盟,是婚姻之礼废了。”
白话译文: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将婚姻的礼仪废除了。
3、把臂徐去 [ bǎ bì xú qù ]
基本释义: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例句:欣赏好了满园的风景,老两口把臂徐去。
4、齧臂之好 [ niè bì zhī hǎo ]
基本释义:旧时指男女密约婚嫁之事。
出处: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脩月生与文香甚暱,素有啮臂之好。”
白话译文:脩月生与文香关系很是亲近,有密约婚嫁的关系。
5、螳臂搏轮 [ táng bì bó lún ]
基本释义: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者:“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也。其为虫也知近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勇武矣!”回车而避之。”
白话译文:齐庄公坐着车子去打猎,忽见路旁有一只虫子,伸出两条臂膀似的前腿,要想来阻挡前进中的车轮。庄公问驾车的人:“这是什么虫子?”驾车人答道:“这是一只螳螂,它见车子来了,不知赶快退避,却还要来阻挡,真是不自量力!”庄公笑道:“好一个出色的勇士,我们别伤害它吧!”说着,就叫驾车的人车子靠边,让开它,从路旁走过去。
失之交臂复、
袒胸露臂、
一臂之力、
三头六臂、
左膀右臂、
振臂一呼、
交臂历指、
鼠肝虫臂、
螳臂自雄、
折臂三制公、
掉臂不顾、
啮臂之盟、
攘臂嗔目、
袒臂挥拳、
攘臂而起、
螳臂当辕、
揎拳攘臂、
螳臂挡车、
揎腕攘臂、
亲知把臂百、
举首奋臂、
撩衣奋臂、
交臂相失、
捋臂揎拳、
搤臂度啮指、
断臂燃身、
割臂同盟、
如臂使指、
割臂盟公、
奋臂一呼
第二个字是臂成语有哪些
一臂之力、啮臂之盟
交臂历指、鼠臂虮肝
袒臂挥拳、振臂一呼
螳臂当辕、攘臂嗔目
搤臂啮指、把臂徐去
割臂同盟、奋臂一呼
失之交臂、袒胸露臂、一臂之力、三头六臂、左膀右臂、振臂一呼、交臂历指、鼠肝虫臂、螳臂自雄、螳臂挡车、袒臂挥拳、啮臂之盟、掉臂不顾、攘臂嗔目、要离断臂、攘臂而起、揎拳攘臂、交臂相失、揎腕攘臂、捋臂揎拳、螳臂当辕、举首奋臂、撩衣奋臂、断臂燃身、错臂左衽、割臂同盟、绛纱系臂、搤臂啮指、虫臂拒辙、螳螂奋臂等。
一、失之交臂 [ shī zhī jiāo bì ]
【解释】: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译文】:我终其一生与你擦肩而过,怎么不哀伤呢?
二、袒胸露臂 [ tǎn xiōng lù bì ]
【解释】:露出胸脯和手臂。
【出自】: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三、一臂之力 [ yī bì zhī lì ]
【解释】: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
【出自】: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四、振臂一呼 [ zhèn bì yī hū ]
【解释】: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出自】: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1臂一呼,创病皆起。”
【译文】:但是只要他挥动手臂号召,那些受伤的生病的人也都起身应和。
五、割臂同盟 [ gē bì tóng méng ]
【解释】:割臂出血以为盟誓。
【出自】: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三二年》载:春秋时,鲁庄公喜欢大夫党氏的女儿孟任,提出要娶她为夫人,孟任答应了,便“割臂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