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戒。~食。~讳。禁~,忌口
2.忌讳
组词:顾忌、嫉忌、忌恨、避忌、忌讳、忌惮、妒忌、犯忌、戒忌、忌刻、忌日、忌口、忌嘴、畏忌。
忌,读jì,释义:
1、嫉妒;憎恨。
2、尽量避免会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忌(卷十)(心部)忌:憎恶也。从心己声。渠记切。
《说文解字》白话版:忌,憎恨,反感。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己”作声旁。
词语解释:
一、畏忌wèi jì
释义:害怕和疑忌;忌惮。
出处:宋代苏辙《唐论》:“天子之大臣有所畏忌而内患不作。”意思是:天子的大臣因为有害怕的事物,所以内部隐患不会发作。
二、忌讳jì huì
释义:力求避免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
出处:唐代白居易《初授拾遗》诗:“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意思是:天子听从谏言,朝之上没有忌讳的地方。
三、避忌bì jì
释义:回避,有所顾忌而避开。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奇怪》:“ 非洲 有一种土人,男女的避忌严得很,连女婿遇见丈母娘,也得伏在地上,而且还不够,必须将脸埋进土里去。”
四、忌口jì kǒu
释义:由于治疗的需要,要求病人不吃某些食物。
出处:《景德传灯录·从展禅师》:“闻说和尚不解忌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5口。”意思是:听说和尚不能解除不吃某些食物的规矩。
五、忌日jì rì
释义:旧指父母及其他亲属逝世的日子。
出处:《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意思是:人死去的那一天,称作忌日。
二忌
大忌
千忌
亿忌
不忌百
仇忌
内忌
切忌度
天忌
无忌
无所问顾忌
无所忌惮
无所忌讳
无所畏忌
月忌
犯忌
归忌
龙忌
生忌
四忌
外宽内忌
百无禁忌
多忌
防忌
刚忌
回忌
讳疾忌医
讳忌
论甘忌辛
年忌
庆忌
庆忌冠
死忌
血忌
厌忌
兵忌
妒忌答
还忌
忌避
忌褊
忌才
忌辰
忌惮
忌毒
忌妒
忌妬
忌恶
忌愤
忌故
忌害
忌恨
忌讳
忌恚
忌疾
忌嫉
忌禁
忌克
忌刻
忌口内
忌媢
忌门
忌奶
忌破五
忌妻
忌器
忌前
忌忍容
忌日
忌三房
忌胜
忌时
忌食
忌视
忌俗
忌岁
忌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