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小便频数
[概念]
小便频数,是指小便次数明显增加,甚则一日达数十次的一种症状,简称尿频。
《灵枢.经脉》及《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称本症为小便数"。《素问.奇病论》称为"癃"。《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称溲数"。《脉诀.大小便病脉》又称小便稠数"。
本症与小便清长、夜间多尿的概念有别。小便清长指小便清彻而量多;夜间多尿特指夜间小便增加。而本症特点是小便次数增加,但尿量可多可少,无昼夜之分。
《素问》所谓"癃"的含义有多种,《奇病论》"癃者,一日数十溲',系指本症;《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指小便不通。后世之"癃"多指小便不利或小便不通,应注意区分。
[鉴别]
常见证候
膀胱湿热尿频: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小便短黄浑636f7079e79fa5e98193334浊,口乾而粘,小腹胀满,大便秘结,或见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肾阴亏虚尿频:尿频而短黄,伴眩晕耳鸣,咽乾口燥,颧红唇赤,虚烦不寐,腰膝酸软,骨蒸劳热,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硬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肾气不固尿频:尿频而清长,或兼尿遗失禁,伴面色(白加光)白,头晕耳鸣,气短喘逆,腰膝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
肺脾气虚尿频:尿频清长,或伴遗尿失禁,兼见唇淡口和,咳吐涎沬,头眩气短,形寒神疲,纳减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文章摘要: 答:来关于水气病的分类和特征,《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指出:“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病,恶风;皮水其脉亦源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zd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病情分析: 是一种和季节及阴阳失调有关的病症意见建议:我只知道部分先告诉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水气胀满。用蓖麻子仁研细,加水得三合,清晨一顿服尽,中午有青黄水排出。身体强壮的人,蓖麻子可服五粒。2、水气肿满。用商陆根去皮,切成豆大颗粒,装一碗,加糯米一碗,同煮成粥,每日空心吃下。微泻为好,不得杂食。又方:白商陆六两,取汁半合,加酒半升,基酌病人情况适量给服,腹泻为效。又方:白商陆一升、羊肉六两,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和葱豉一起煨汤吃。3、水气虚肿,小便涩。用乌桕根皮、槟榔、木通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4、水气脚气。用桑条二两炒香,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每日空心饮服。5、水气蛊胀。用楮实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两、白丁香一两半,共研为末,将膏和末调成丸子,如梧子大。从少到多,服到小便清利,腹胀减轻为度,后服“治中汤”续治。忌食甘苦峻补药物及发物,此主名“楮实子丸”。6、水气肿胀。和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一起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慢慢饮汁令尽,肿立消。又方:用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乘热浸泡脚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9和膝。若肿已到腹部,只须吃小豆即可。7、水气肿满。用椒目炒捣成膏,每服一匙,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