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厚德载物这个成语是出自《易经》,意思是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道德高尚的人能承担重大的任务!现在多用来教导人应该心胸开阔,能够关心、爱护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贡献社会!
“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致使这种思想意识深入中国社会的层层面面,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糟粕”的那部分。中国封建社会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封建社会和“官本位”内在联系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从经济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0基础和生产关系上看,封建社会推行土地分封制,皇帝任命官员,官员按照级别分封土地。与皇帝同父异母的人都定为同姓亲王,拥有皇帝分给他们的大量土地,土地分封制度也是封建制度的核心。
2、封建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从州、郡、县到中央,通过官来集权,实行金字塔结构,这样的社会必定导致“官本位”。
3、封建社会推崇皇权至上,普天下皆为皇土,一切都是皇帝的,一切都由皇帝说了算。封建社会把“官本位”推向上了极致,社会上“官本位”的土壤就是来自中国三千年的封建社会。
扩展资料:
计划经济强调“官本位”的表现:一是在管理机制上过于集权,二是片面突出政治,淡出经济效益和利益,三是只讲公平而没有效率,平均主义慢发展,造成短缺经济。
排队凭票购物这些都是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最后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造成了“两个不适应”,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这也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要告别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官本位
荀子主张法后王所谓的“法后王”,译成现代文就是“效法后来的王”,与之相对的提法是“法先王”,意思是效法古代的王.有必要补充介绍一下“先王”和“后王”的所指.先王,字面意思是先前的王,古代的王,(这里的古代,是比荀子更古的古代,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古代.),实际上是指西周以前的贤明君主,主要是指天子;相对地,后王,就是指后来的王,近代的王,实际上是指东周以后历代的贤明君主,更多的是指各国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各诸侯国君.因此,“法先王”和“法后王”是两种相对立的主张.荀子主张“法后王”,在当时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主张,而且主张“法先王”的先王的事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2迹,由于年代久远,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的,而后王的事迹在近代,其事迹和成就都是比较客观的,因此具有比先王的事迹更大的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荀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后期,是新兴地主阶级全面取代旧奴隶贵族的时代,荀子所法的“后王”,都是那些取得成功的新兴地主的代表人物,由此可见荀子的政治立场,在当时是进步的.而荀子的“法后王”的主张,其实是为地主阶级全面取代奴隶贵族制造理论依据. 礼,古代的提法里的“礼”与现代的“礼”的意思和内容是很不相同的,在古文里讨论政治的文章中“礼”更多的是指“制度”的意思.有必要指出的是,“礼”所指的制度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制度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古代的“礼”主要是指尊卑等级的划分,以及各等级的义务和权利的,主要是建立在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制度,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下,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构成,国家事务的运作机制,以及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等等一系列内容,是建立在宪法和一系列专门法律的基础上的. 法,指律法.之所以用“律法”的提法,而不用“法律”的提法,主要是为了区别古代的法和现代法的不同之处.古代“法”,比我们今天所提的“法律”的概念和内容上要狭窄得多,古代的法,仅仅是规定了各种罪行以及相应的刑罚,充其量也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刑法;而我们今天所提的法律,是一个更加宽广的概念,内容上也要丰富得多. 术,指手段,权术.这是一种运用机谋算计,暗地里使用的手段.权力斗争和收买人心的行动中,使用的手段都可称为“术”.所以,“术”是一种在“礼”和“法”这些明的游戏规则之外的一种暗的游戏规则.不仅在古代,现代的政治中,也常可以感受到“术”的存在,并且现代的“术”和古代的“术”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利用的条件不同罢了.“术”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根源的.用马克思的观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来理解是非常合适不过的了.因为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制度,法律这些明的工具也就有其局限性,必须借助一些暗的东西来补充,那就是“术”.
外宽内王(wàng)
最好能给出上下文呀,可以参考:
(1)外宽内忌:指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也译为外表宽容忍让,内实猜忌戒备。
(2)内圣外王 ,意思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