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太行山
【拼音】: tài háng shān
【解释】: 位于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大致为南北走向,海拔1,000~1,500米。多横谷(陉),为东西通道,古有‘太行八陉’之称。
太行山:[tài háng shān]
太行山的行读音为háng。
太行山(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百地理分界线。
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度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山名。即今山西与专河北、河南交界处之太行山。《尚书·禹贡》:“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史记·夏本纪》:“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关隘名,即天井关,亦曰雄定关,古为豫晋边属界,雄踞于晋城泽州县晋庙铺镇境内。《辞海》:“天井关在泽州县南太行山上,亦曰太行关,宋靖康时改为雄定关,形势险峻,素称天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