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我们先从当时的背景来分析李渊晚年生活。自古以来只有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加上李建成也颇有功绩,李渊称帝后不久,身为嫡长子的李建成就被立为皇太子。当时围知绕皇权的争夺分为两派:李建成和李元吉,魏征为一派,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为一派。
最终矛盾激化,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场流道血政变。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和四弟,李渊迫于形势,立李世民为新任皇太子,不久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
由于李渊是迫于形势立李世民为太子,并非出于本心,李世民杀兄弑弟,表现出对骨肉亲情的无视,而刚刚从隋朝隋文帝教训中走出来的李渊,清楚的明白自己的这个儿子可回能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因此,李渊在龙椅还没坐热,就乖乖的退位。因为李世民的帝位来得不正当,所以退位后的李渊处于囚禁生活,时刻受到监视,许答多大臣都不得见到李渊。李渊每天处在担惊受怕中,处处小心谨慎,为了打消李世民得戒备,整日沉迷于酒色中,几年后就病逝了。
玄武门之变后,迫于无奈的李渊交出了政权后成为了太上皇,开始了为期九年的养老生活。这种无权无势的幽禁般的养老生活,李渊过得十分压抑与无奈,心情还十分纠结。
综其原因,这种纠结,压抑与无奈是他的性格造成的。李渊作为一个父亲,他无疑是合格的,但作为一国之君,他又略显优柔寡断,特别体现在立太子的立场上。立长不立幼是历代君王选取继承人的传统,所以李建成是他属意的太子人选。但作为次子的李世民的为开国立下的汉马功劳又不容抹杀。为了稳住李世民的心,他许诺过立他为太子。所以玄武门之变,李渊也要付上一定的责任。
作为儿子的李世民对待交出权利后的李渊,把李渊定义为一个普通的父亲去供奉他养老。李世民让李渊继续居住在太极宫内,虽然让李渊的行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物质生活富足,后宫也没有裁减。又过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65了两年,李世民才把太极宫内的宫女大放出宫。放出宫的绝大部分就是伺候李渊的宫女,至始,太极宫更加的安静了。
后来的李渊又搬到了太安宫,这便是当初的宏义宫。这个宏义宫是李渊当初为嘉奖李世民平定天下有功特意下旨为他而建的宫殿,可没想到兜兜转转到了最后成了自己的晚年养老院。最后,李渊这个大唐的开创者在纠结中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