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审食其与审食其是两个人。 审食其与刘邦、吕雉是老乡——江苏沛县人。与吕雉自小青梅竹马,以后一直是吕的亲信。汉王二年,项羽在彭城(今江苏铜山县)大败汉军,刘邦逃走,刘父太公和吕雉被楚军俘虏。审食其当时作为吕的侍人,一直侍从在侧。两年后,楚汉议和,以鸿沟为界,审也随刘太公和吕雉被释回汉。以后,审因在破项籍之战中有功,被封为辟阳侯。吕后专政后,审曾被任命为左丞相。由于受吕后宠幸,朝廷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0上下一切事情都要先听审的意见才能定夺,可称权倾一时。汉文帝时,审被免去丞相职,不久死去。又一说是被刘邦小儿子淮南王刘长所杀。刘长一直认为审在其生母自杀一事上不能力争而怀恨在心。吕后死后,一次上朝时,刘长当庭用暗藏在袖中的铁椎将审击杀。所以审未得善终。 酈食其是陳留高陽人,雖家境貧寒,但仍嗜酒如命,人稱高陽酒徒。他喜讀書,性豁達,又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對殘暴的秦王朝非常痛恨,對奮起抗秦的陳勝、項梁寄予很大希望,但酈食其發現這些人心胸狹窄,不足為交,因此一直隱居未出。 當劉邦攻打陳留時,酈食其得知劉邦抱負大,胸襟寬,智謀廣,喜結交,就前去投奔他。誰知劉邦雖喜結交,但卻看不起讀書人,以往有些儒生戴著帽子來見他,他就把人家的帽子摘下當便壺用。酈食其見到劉邦,便拿話來激他。酈食其說,「你是打算幫助暴秦攻打諸侯呢,還是打算率領諸侯攻打暴秦?」劉邦一聽大怒,「你這個書呆子,真實豈有此理!全國百姓不堪忍受暴秦的殘酷統治,早就想推翻它,你怎麼敢胡說我想幫助暴秦攻打諸侯呢?」酈食其說:「既然你想推翻暴秦,奪取天下,就不應該這樣對待長者和有學問的人。」劉邦一聽這話,趕緊起身讓座,並虛心向酈食其請教。 酈食其首先獻計招降陳留縣令,不費一兵一卒佔領了陳留,後酈食其又屢獻計策,為劉邦一統天下做出了貢獻。但可惜的是,酈食其在領劉邦之命與齊國和平談判成功後,因與大將韓信關係處理不當,韓信率軍攻打齊國,酈食其被齊國王烹殺。 酈食其 食其,陳留高陽人。秦時為里監門。高帝下陳留,以為廣野君。漢四年,為齊王田廣所烹。
这是一种异读法,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许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与今音异读。如“食”、“其”等,在用于人名时,“食 ”读yì,“其”读jī。
郦食[yì]其[jī](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陈留县高阳乡人,秦末楚汉时人,刘邦手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说客。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陈胜、项梁起义,郦食其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发展。刘邦兵临陈留,访求当地豪杰,郦食其乃跟随刘邦,用计攻克陈留,得到大批军粮。
刘邦封食其为广野君,出使各国诸侯;以其弟郦商为将,进攻秦朝。秋,兵临武关,郦食其劝秦将归降,不战而下武关,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郦食其以其三寸之舌游说列国,为刘邦的“统一战线”做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楚汉战争后期,游说了齐国归顺,刘邦平定英布后,分封时很挂念郦食其,想封其子郦疥为侯,虽然郦疥多次领兵打仗,但军功未至于封侯,最后刘邦仍破例封郦疥为高粱侯。
扩展资料
异读法的作用:
异读法是五十年代兴起的用以取代“系铃”和“解铃”两格(简称“铃格”)的谜法。它包括本字的声调变异、声母或韵母的一方变换和声韵母各异三个基本内容。谜中的字,经过异读,都会引起字义的变化。
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30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这实际上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语言中的某一个字词,当其产生了新的意义或新的语法作用时,为了在读音上有所区别,并使之表达得更加明确,就把这个字词读为另一种读音,以表示差异。
古汉语中的某些字词要异读,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由于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以及古书注解相沿所致则是一个重要原因。
民以食为天复
释义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出处 《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示例 国以民为本,~。(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
典故 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很有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
被封为广野君。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联制合各地反项羽力量,
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时建立的,
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成为敖仓,它是当时关东最大的一个粮仓。
在项羽猛烈的攻击下,刘邦计划后撤,把成皋以东让给项羽。
刘邦想听听郦食其的想法。
郦食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军不知道zd守护粟仓而东去,
这是上天帮助汉朝成功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放弃成皋,退守巩、洛,
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啊!
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
刘邦依计而行,终于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