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人什么什么至的成语只有一个:人迹罕至
人迹罕至[ rén jì hǎn zhì ]
1. 【解释】: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2. 【出自】:宋·洪迈《夷坚丁志·龙门山》:“南城县东百余里龙门山,山巅有寺,幽僻孤寂,人迹罕至。”
3. 【示例】: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人迹罕至,交通阻隔的地方。冯牧《瀑布之歌》
相关例句:
1、吐鲁番的大戈壁炎热的天气,实在是人迹罕至。
2、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3、这片人迹罕至的滩泽除有几只大鸟在空中飞过再无任何声息。
扩展资料:
近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荒无人e69da5e887aa7a64337烟[ huāng wú rén yān ]
1. 【解释】: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2. 【出自】: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多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3. 【示例】:这里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现在成了举世闻名的石油城。
反义词:人来人往[ rén lái rén wǎng ]
1. 【解释】: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2.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3. 【示例】: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象下锅的饺子一样多!
一、什么发什么至成语:朝发夕至
二、释义:早上出发,晚上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极为便利。
三、出处: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译:早晨从苍梧启程了,晚上到达了悬圃。
四、近义词:一箭之地 、一衣带水
五、反义词:跋山涉水 、千里迢迢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释义:
1、一箭之地 [ yī jiàn zhī dì ]
释义: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2、一衣带水 [ yī yī dài shuǐ ]
释义:一水相隔,如同衣带那样窄。比喻双方离得很近。
出处:《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译:隋文帝对仆射高颍说:“我也是百姓父母,怎么能离的这么近而不去拯救?
二、反义词释义:
1、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释义:翻越山岭,蹚水过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9河,形容旅途艰苦。
出处:杨朔《熔炉》:“黄金宝夹在进军的行列里;跋山涉水;越练越强。”
2、千里迢迢 [ qiān lǐ tiáo tiáo ]
释义: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
译:辞别弟弟到山阳,路途遥远,他乡梦长,怎么能为朋友而轻骨肉,只不过是因为信义而舍弃罢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发夕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箭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衣带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跋山涉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里迢迢
止于至善,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如获至宝:百表面指好像得到极珍贵度的宝物,其实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奉为至宝,敬奉为最问珍贵的宝物的意思。
以貍至鼠,中性词,意指事情不能成功,不常用。
骨肉至亲,指关答系最密切的亲属。
至善至美: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从头至尾,成语。意思是回从开头至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臻于至答善 [zhēn yú zhì shàn] 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