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易经、四柱、相法等等命理学论述,究竟是封建迷信蒙人混饭吃的玩意儿,还是有着极高古代科学智慧的结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争议不断的问题。当然主流观点肯定是这是封建迷信糟粕,旧社会蒙人混饭吃的东西。主要是利用了问命的人的心理状态,把谎话编圆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1了赚钱而已。
但是,无法解释的是介入其中的人不少是不需要靠这个”混饭吃“的,而且这些人还成了命理学的大家(高级专家)。比如著名的奇门循甲,创立人是诸葛亮。他不会放着国家大事不管,专门动脑筋怎么去看别人的脸色混饭吃吧。更无法解释的是人体遗传和生命信息是由64对基因染色体决定的,这是90年代被现代科学证明了的。而我国的易经却在3000年前就从另一个角度(中国文化特有的角度:阴阳六十四卦象)确定了。
个人探研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智慧的结晶而非糟粕。但是,在其理论系统上并不完善,存在着无法克服的根本性缺陷。由此可以作为学问研究它,却不能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而迷信它。比如:决定人体生命这64对染色体组成是在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这在清代就已经被定论,而国际上对此还一无所知),但命理学却无法确定这一刻是在什么时间,那又如何能够精确判断一个人的一生运势呢(这个疑问也是在清代命理界内已经认识的问题,他们曾寻找纠正的方法,但没有找到)。所以,迷信的不是研究这个领域的人,而是对这个领域不了解的人。更是在一大批真混饭吃的人的蛊惑坑蒙下,把我国历史文化的这一瑰宝涂抹上了神秘的色彩,并且把它妖魔化了。
《麻衣神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对人体相貌进行zhidao系统叙论的相术著作。人的命运本来就不是生而定终身,但能从长相内上侦破命运的某种密码,其"奇"也就在于此。
《麻衣神相》,相传为北宋的一位相术之人麻容衣道人所撰。它的成书较早,是现存最早对人体相貌进行系统叙论的奇特的相术著作。
相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约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之际。《左传·文公元年》载:一次会葬中,公孙敖听说周天子派来参加葬礼的内史叔服会看相,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叔服对公孙敖说:谷可以祭祀供养你,难可以安葬你。谷的下颔丰满,其后代必定兴于鲁国。《史记》、《吴越春秋》等史书中亦有关于姑布子卿、吴市吏等早期相者活动情况的记载。至战国,看相始流行。《增孔子·执节篇》载:魏安茵王问子顺,拜马回为相是否合适。子顺答曰:长眼猪视者诡诈。后马回为相,终以谄获罪。此时看相之术虽已流行,但主要作为一种参政手段被人注意,职业相士和严格意义上的相学理论尚未出现。两汉时期,相学得到迅速发展。仅刘邦一家看相的事迹,《史记》就有种种详细的记载。但凡汉代发迹显达之人,如丞相周亚夫,长平侯卫青,吴王濞,淮南王英布,将军李广,御史大夫倪宪等,都有命相故事传世。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连皇宫挑选嫔妃、采女都须经相士过目。随着看相习俗的广泛流行,此时相学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汉书· 艺文志》载有《相人》二十四卷。据《怀庆府志》记载,仅当时的著名相士许负就著有相书《德器歌》、《五宫杂记》、 《听声相形》诸种。两汉以后,迨至李唐,看相成为重要的社会职业,相书多达三十余种,一百三十多卷。此后宋、明两朝,看相风气发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30展到颠峰。许多相士成为显贵,不少知识分子、上层名流以浓厚的兴趣研究相学理论,大量相书充斥书肆。明以后,相术逐渐流向民间,成为江湖术士敛财养家的手段。自此,无论相学理论还是看相技艺都少有新的发展。古代相学名流群芳灿若星辰,如春秋时期的姑布子卿,战国晚期的唐举,汉代许负,唐代袁天纲、李淳风, 宋初麻衣道者、陈搏,明代袁忠微,清代陈钊等,皆负盛名。其社会影响不在同时代的达官显贵、文人学士之下。古代相学著作多不胜数,但大多数是相互转抄,自成体系又较实用的主要有《麻衣神相》、《柳庄相法》、《神相全编》、《水镜集》、《相理衡真》等。其中又以托名五代术士麻衣道者的《麻衣神相》流传最广,托名宋代陈搏的《神相全编》体系最完备。
姚广孝(1335年-1418年)抄,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袭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百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度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
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知。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道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