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语出战国时期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大意是,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 这就是三皇 五帝所表现的大德
不大懂,应就是赞扬三皇 五帝的品德的.
上面是我翻译.呵呵.不要笑哦
出自商末周初姜尚(姜子牙)《六韬•武韬•顺启第十六》。
全文原文如下:
文王问太公,曰:何如而可以为天下?太公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的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卜;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故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杀天下者,天下贼之;彻天下者,天下通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
白话文释义:文王问太公,说: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治理天下呢?
太公说:器量盖过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盖过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慈盖过天下,然后才能怀柔天下;恩惠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保有天下;权力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不失天下;遇事果决不疑,就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9象天体运行不能改变,就象四时变化不能更易一样。这六个条件具备了,然后就可以治理天下了。
所以为天下人谋利益的,人民就拥护他;使天下人受祸害的,人民就反对他;关心为天下人谋生存的,人民就怀念他的恩德;杀戮天下人的,人民就要毁灭他;顺应天下人意愿的,人民就归向他;造成天下人穷困的,人民就仇视他;使天下人安居乐业的,人民就依靠他;使天下人遭受危难的,人民就逃离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君主。
扩展资料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
《顺启》是《六韬》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记录在“武韬篇”——讲用兵的韬略。本篇首先阐明了君主应该具备大、信、仁、恩、权、事而不疑六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然后通过利与害、生与杀、彻与夯、安与危的比较、说明“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