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首先,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并不是要复古或倒退,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在追求一种淳朴的民风。正如冯振甫所云:“老氏称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莫动干戈而已。这样,才能遂其所求,至于‘大顺’。若谓在求返于‘小国寡民’之世,又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66岂其然?”老子追求的小国寡民之世,是风淳太平之世,生活安定,不动干戈。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社会,在社会生产大发展的同时,不断的战争,分配的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类的贪欲、残忍与欺诈等丑恶面也日益滋长。正如老子自己所说的那样:“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而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对于这一点,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曾引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说明:“氏族社会长期延续于正式的阶级社会之前,它确乎有为阶级社会所丧失掉的许多人类的优良制度和个体品德。”老子所向往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好的制度:没有军队与战争,没有贵族和国王,社会有条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这虽然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良性的设计。
其次,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正是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的。老子以他的道论为出发点,引申到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国寡民”的理想,其理论浑然成一整体。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不主张通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来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认为要尽量减少扰民,来达到天下大安的目的。因为老子相信天下万物循道而行,因此不必多加干预。此外“有为”(如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只会使智巧的人从中造事,这是祸乱的根源。而且过多和反复不定的政令只会使人民疲于应付,无法按照其本来的规律生活,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反对权力的集中和“有为”。
再次,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人们各安其所,“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对于这一句,各家的注解有所差别,但结合“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一句及《老子》其它章节进行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老子这句话的重点放在这样一层意思上:使人民安于所处,乐于所有,衣食住行,皆能适意,知足常乐,不求变化。因为民风能保持一种淳朴的状态,人们安于现有的条件和生活环境,就会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没有过多的追求,也就不会有机巧与智谋,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于是“有舟舆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样,社会自然安定,易于治理。
在老子的哲学中,其思考的出发点是整个宇宙。这使他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全局观念,这是老子较其它先秦诸子高明的地方。因此作为他开出的救世良方,“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全局的观念与长远的眼光。虽然它也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原样实现,但当我们今天回过头去对它进行审视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许多合理性所在。正是因为这些合理性,我们在处理今天的许多社会问题时,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发展到如今,环境、能源、生态等等问题开始凸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提上议程,再回思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就会觉得老子这样设计他理想中的社会模式实在有他的道理可言,可以看出他的智慧所在。
有人批评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保守的、复古的,这实际上是过份要求古人了。詹剑峰在《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中曾分析过:中国古人有“变化的观念”,有“发展的观念”,但没有“进步的观念”。进步的观念,在欧洲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中才出现的,随着西方哲学的传入才进入中国的,因此老子没有“进步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他在经过一番哲学的思考之后,得出“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长治久安,是要“为万世开太平”。因此当我们一味地追求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时候,老子的思想对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好的警示。
此外还应注意的一点是,老子所说的“国”与今天国家的意义有着较大的区别,多是指的一种分封的邦国,他所谓的“小国寡民”,主要的是一种地方自治的主张,而这也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往往不利于其发展。如美国的联邦制度,其各个州有着相当大的独立性,而今日的欧洲,也正朝着这一趋势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不断地一体化,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个人的独立空间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对老子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给出了一种新的注解。
中国古代几乎没有逻辑思维,老子的思想尤其如此。没有像西方那样严密的分析论证过程,他的哲学思想只是一种对世界的直观体认,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也是在其哲学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对社会的美好设计。但这种直观的认识却往往有着不可低估的合理性,这只能说是哲人的一种大智慧,不可简单地视为古人的空想
老子小国寡民模式的设想,颇多争议。《老子》一书有多种版本,莫衷一是,所以注解者众说纷纭。过去历史课本,说老子的这一思想消极退步。今者,有的学者反对这种说法,认为是老子大道改革思想中的一个步骤(罗尚贤著《老子通解》)。问题主要是这段话其中有一句“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另一句“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否指回到“结绳纪事”的状况?如果是,则先前指责老子“连文字都不要”就是指这句话了。
不论如何理解,老子作为哲人,提出了二千年以后让人重视的问题,就是人口问题。小国寡民,就是以较少的人口组成国家,“小国”就是人口少的国家,与“寡民”同一意思。在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1人口少的国度里,人民不是被用来作奴隶,也不是被武装起来去打仗,而是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以现在世界各国情况看,许多小国或者小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就亚洲而论,新加坡、文莱等都是国小而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人口少,人均占有资源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人口少,管理起来比较方便,政令能够通达,实施改革措施容易见效,意见也较易集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人民素质提高,不必吹捧所谓贤能当典型偶像,使人争夺,沽名钓誉;社会物产丰富,人民自食其力,盗贼就不会横行。
老子在这段话中还提出了一个移民问题。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几百年的移民,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现在,世界上就剩下个南极洲没有人居住(考察团除外)。西方国家不是总希望在地球以外寻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吗?老子生活的时代,还有很多土地没有开发,人民远徙,到达原统治者鞭长莫及的地方,重新建立国家,是可能的。如果在旧统治者领地附近,必然受到其攻伐,只有移民——迁徙到遥远的地方去,才能脱离旧统治者的魔掌,才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在新的国家里,人们重新从结绳而治开始,逐步形成新的文化。在这里老子说“结绳而用之”,因为那时文化为少数人掌握,至于奴隶、平民大致是文盲,所以一旦到新的世界去生活,必然又要从头开始。想想现在我国还在扫盲,不难理解那时懂文字的人是那么少。设想老子时代,有人移民到遥远的地方去,至今必然拥有新的语言和文字。
移民而成为新的国家的,澳洲和美洲的国家都是。在新的土地上,有着新的空气,人有新的心情,社会有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人们可以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而不必受旧体制的羁绊,最后终于演绎成新的文明。以建筑物而言,修修补补,终不如另起一座漂亮,因为既然是修补,还是要维持原来的框架,所以看起来还是老样子。大城市由于历史悠久,通常是改建了一片,等到改建另一片时,先前的那一片又旧了。新兴的中小城市,一般经过整体规划,街道宽广,楼房整齐,环境优美。现在许多农村,旧的村寨几成废墟,而在村外的田地上,形成新的村落。
关于如何实现小国寡民,老子只考虑通过移民的方式达到对人口的控制。那时候地球人口还未饱和,人类也没有节育的技术。而那个时代,人口被统治者认为是财富。我国的移民是从中原地区向四周迁徙,特别是向南方迁徙,因为向南气候暖和;而向北气候越寒冷,自然条件恶劣,并且有强悍的少数民族。南方饱和之后,部分人移民到东南亚,使之成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东南亚自然条件好虽好,但地方太小,并且早有国家存在。而欧洲人利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找到了南北美洲和澳洲这三块大陆,并且其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人多了,别人不把你当作回事,自己活得很无奈,所以形成“轻死”的传统。不珍惜人,不珍惜性命,为争口饭吃而你死我活。以前说出人头地,实际也就是挤出人群的意思。历来的英雄,都在于挣脱人群而驾驭人群,而更多的是在人的海洋中淹没了。人多了,能做事的人却不多,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事可做,那些不会做事的人和多余的人只好做计算人的事情。治人和牧民,成了历代政权的最主要任务。如果是地广人稀,走了很远的路才能看到一个人,觉得彼此都属于人类,相见恨晚,就像空谷足音一样。
我佩服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主张,并且珍视生命,要人们“重死”。这个观点与现在所提出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理论是多么相近。
国家要来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再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自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并不是要复古或倒退,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在追求一种淳朴的民风。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正是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的。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zd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人们各安其所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优缺点如下:
1、优点
(1)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谴责统治阶级奢靡的生活,反对战争,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应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2)稳定政治,有利于休养生息。
2、缺点
(1)否定政治上广土众民大国的出现和经济上新的阶级、新的工艺技术及文化知识的产生发展,企图倒退到蒙昧的原始社会去,体现了没落贵族阶级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及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极退缩心情。
(2)怀柔政策,不利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稳定。
扩展资料
“小国寡民”出自《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对“小国寡民”的解释,近代学者一般将老子的“小国寡民”理解为实指,即国家小,人民少。河上公则不这么看,其注解说:“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示俭约,不为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这就是说,“小国寡民”不是实指,而是以之为小,以之为寡,实则国大民多。
对“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的解释,所谓“什伯人之器”,异解颇多。河上公将此文分为两句,断句读成“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其注解是:“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贵贱不相犯也”,“器谓农人之器。而不用者,不征召夺民良时也”。认为老子主张统治者要行清静之治,不能扰动百姓。
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6桃花源记》,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陶渊明和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国寡民论、
百度百科—道德经·小国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