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监察制度作为对行政权力实行监督、制约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缺少监察制度设计的政治体系,均谈不上是一种成熟的政治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民族国家的监察制度也是有其共同点的。比较中西古代的监察制度,具有以下几个共同作用:
1、在中西古代的政治制度中,从总体上说,都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8有关于监察制度的设计,而且都有悠久的历史。
尽管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条件的不同,中西方古代监察制度各自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如希腊、古罗马表现为民众大会,监察院,而中国表现为御史台、都察院,但从总体上看,都有关于监察制度的设计。而且都有悠久的历史,西方古代监察制度于奴隶制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产生,中世纪前期尽管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但在中期又孕育出了封建的监察制度。中国监察制度在封建制开始确立的秦代即已确立,而且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于存在和发展的时间较长,应该说中西古代监察制度均形成了各自的传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共同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宝贵遗产。
2、在中西古代的政治制度中,监察制度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典》称大唐“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元世祖忽必烈曾经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为朕医左右手。”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台察之任尤为清要。”说明统治阶级多么重视监察权的作用,也说明监察机关地位之重要性。西方古代的监察权多由权力机关执掌,即使是独立的监察机关和监察官员,如古希腊斯巴达的监察院、古罗马的监察官,也在其国家的政治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监察制度的地位非常突出,这是中西古代国家的共性。
3、中西古代的监察制度,都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突出对行政权和行政官员的监察制约。
韩非子强调“圣人治吏不治民”,管子强调“有道之君……下有五横以揆其官,则有司不敢离法而使矣。”其实都是在强调对行政权的监督。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中期以后的国会都强调对于国王或执政官的制约,因为行政权往往属国王或执政官所掌,故必须突出对其的监督制约。中西古代的统治阶级都有一个共性,即都把监察机关对于任命罢免官吏权、调查权、财务税收监督、询问和质询权的监控放于重要地位,乃是出于监察制度的本旨使然。
4、在中西古代的监察制度中,都存在职权庞杂,职能分工不明确的现象。
监察机关和监察官员承担了许多非监察任务和工作,而许多非监察机关又承担了不少监察任务,中国古代的监察官员在君主专制之下自不待言,西方古代的监察官员也难免此点,如古罗马的监察官员就还要对社会风气、道路桥梁等社会生活进行监督。如此种种,造成了监察活动混乱、监察力度不强的局面。体现出古代的特点和历史的局限性。
中枢我左手,枢密使我右手,御史台是我两只手的医生.因此重台的宗旨,激励世人遵循其道不改变
(1)在中央:①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② 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在地方复:①设行中书省,加强对地方的管辖。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③ 设官开发云南。其他:制①实行兵民分治,废除世袭。②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2)①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 ②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不忘蒙古渊源的心态。 (3)①元世祖在统一过程中,挥戈征杀,给人民带来痛苦,也在一定时期内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他促使国家统百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民族融合,实行行省制度,加强边疆管理。元世祖在度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巩固上所作的贡献,是应肯定的。②元世祖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加剧了民知族矛盾,导致人民反抗,这是由他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但他重视农业,凿通运河,开辟海运线,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加强对外交往;重视科技文化,任用郭守敬编订历法道主持天文测量。③元世祖功大于过,是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评价他,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因片面而否定他的主要政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