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日军在忻口和娘子关得手以后,立即左右夹击,逼近太原。在保卫太原的问题上,第二战区司令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0部发生了分歧,副司令卫立煌认为太原孤城难守,会上一言不发,另一位副司令黄绍竑则回避作战,想保存实力,在阎锡山的坚持下,第二战区司令部命令第35军军长傅作义为太原城防司令,负责保卫太原。同时命令卫立煌率忻口部队向太原周围地区转移,协助傅作义固守太原。但从忻口退下的部队秩序极为混乱,没有来得及占领太原城以北的阵地就被敌人追军打败,溃军纷纷渡汾河西逃。晋东日军自10月26日起,连续攻占平定、阳泉、寿阳、榆次等地。11月7日,日军先后到达太原城郊,太原城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自11月 8日清晨开始,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的配合下,从东、北两面猛攻城垣,北城楼被击中,火焰弥漫,太原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三丈高的城墙被炸得不足两丈。到 9 时许,东北、西北两处城角被敌密集炮火轰塌,随后,东、北两面城墙也被轰开十余处破口,敌步兵在枪炮掩护下向城中猛冲、守卫在太原城内的中国军队,身陷焦土、誓死不退。一面拼杀攻城之敌,一面将城墙各口封锁,并逐巷肉搏,歼灭入城之敌。但到入夜,日军突然向城内空降兵力,内外夹击,西、南两城区中国守军被敌击溃。中国守军因连日血战,已寡不敌众,城防司令傅作义泪流满面,只好下令仅存的 2000 余将士由大南门突围,向晋南转移,太原于当日失守。
会不会是《忻口战役》电视剧
傅作义是晋绥军的,他起初是阎锡山的部下。
1918年9月,傅作义从保定军校毕业,回到山西,参加阎锡山的晋军,任山西陆军第1混成旅(旅长商震)第1团(独立炮兵第10团,团长蔡荣寿)少尉见习官。
1937年11月1日,有山西“土皇帝”之称的阎锡山在太原召开了一个极其秘密的会议,参加者不到10人,都是他的亲信。
此时的太原已经笼罩了浓重的战争气氛。河北境内日军突破天险娘子关,沿正太路向山西中部横插过来,兵锋直指太原。
太原是华北重镇,山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和军工企业。阎锡山心情沉重,他不敢一枪不放就放弃太原,怕全国舆论指责,更怕老蒋借机整他,但又不想用自己的晋军去守,生怕损失太大,被老蒋趁机“削藩”。阎锡山召集亲信,就是为了选择一支非“晋军”在太原跟日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6本人打一仗,这样不管打得如何,既应付了全国舆论,又不会损失自己的军队。最后决定:让傅作义守太原。读者可能会有疑问:傅作义是阎锡山的手下,让他守太原,用的不就是用阎锡山自己的部队?其实不然,自从1927年在涿州大败张学良以后,傅作义已经慢慢脱离了阎锡山,离开山西,长期驻防绥远。当年他赖以一战成名的35军,官兵大部分是绥远人,虽然受阎锡山节制,仍称晋绥军,但在内部,与晋军已经界限分明。由于有了“让傅作义守太原”的基调,在第二天的正式会议上,晋军将领大力夸耀傅作义如何勇敢善战,35军如何善于防守……总之只有一个:能守太原的,只有“傅大哥”。傅作义已经离开山西多年,35军在忻口会战中损失非常大,迫切需要休整、补充。但见晋军将领都撂挑子,于是拍案而起:“弃土莫若守土光荣,太原城由我傅作义守”。此言一出,所有晋军将领都松了一口气。在晋军将领都不愿守太原时,非晋军的傅作义挺身而出,非常值得我们大大“点赞”。接受守卫太原的重任后,傅作义迅速完成了战斗准备:将主要兵力部署在日军重点突击的城北、城东,依据太原城墙构筑立体火力……很快,太原就成了一座完备的堡垒要塞。就在傅作义部署太原的防务时,另一位抗日将领深为他的安全担忧,他就是卫立煌。傅作义只有1万余人,人数、武器远不如日军。阎锡山老奸巨猾,一旦太原失守,傅作义很可能会成为替罪羊------李服膺在天镇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但仍被枪毙。卫立煌与傅作义在忻口曾是上、下级,并不是很熟,但作为抗日军人,他没有袖手旁观。离开太原后,他给蒋介石拍发了一封很长的电报,详细叙述了傅作义的抗日功劳,以及35军减员情况。这封电报,后来帮了傅作义的大忙,被历史学家大力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