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街亭的失守主要责任真的是马谡的问题吗?对于诸葛亮来说街亭失守是不是该思考一下?
马谡失守被斩杀
马谡是三国蜀汉时期的将领,最初从荆州跟随刘备,马谡才气过人深得诸葛亮的器重,而后在建兴六年马谡因街亭失守被诸葛亮以军法处置。
街亭对于蜀魏来说其实都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山高谷深地势险要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7,进可攻退能守是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马谡自告奋勇死守街亭若失守当以军法处置,马谡观察过后不以为意小诸葛亮太过于拘谨。
认为司马懿不敢来犯违反了军令导致最后的惨败,街亭失守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而马谡被斩也成了必然。
诸葛亮在街亭失守该负一定责任
不该分兵作战,当时曹魏的力量还是要比蜀吴厉害得多,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大的计谋集中兵力攻取关中,而是把兵力分为三股,这样之后更是变弱势了,而在街亭失守的时候,诸葛亮应该率军前去支援才对,但是诸葛亮却在祁山眼看街亭失守。
诸葛亮的剧照
不该让马谡去守,马谡虽然是有军事才能,但要他去统领全局的话似乎还是能力不够的,难当大任啊,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就曾对诸葛亮说过马谡不可大勇,马谡面临的也都是魏国大将,诸葛亮却不管不顾犯了兵家大忌。
虽说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对于街亭的失守诸葛亮最为全军的统帅人物才是最该进行反省的人,而马谡恐怕也只是安慰军心借口。
诸葛亮负领导zhidao责任。
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给后主上了一道奏文,叫《街亭自贬疏》,里面把失败原因写的很明白,几乎把主要责任都揽在自己头上。上面写道失败的主因是诸葛亮自己识人不明,调任无度。而且自版此之后诸葛亮出师非常谨慎,处权处亲力亲为。这也是诸葛亮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失败能总结,知错能改~
当时百是马谡主动要求去守城的,还以死相逼。其实不管刘备说马谡什么,诸葛亮都会重用马谡。而赵云其度实是蜀国最后的一位战神,诸葛亮是最信任的其实是赵云,少带兵不代表一切。而马问谡自以为熟读兵法便天下无敌,而没听从王平的计策,最后失答守街亭。当然,诸葛亮也怕回失街亭,才派王平当副将,且给他一锦囊。但答马谡的自负才是主要原因,他忘记对手是司马懿。
有,而且是很严重。
对街来亭守将的选择,诸葛亮意外地选择了马谡。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丞相府的参军,明显可以看出他这是有意的在提拔马谡,但是他没有全面的考虑到街亭的地理情况,马谡实际的能力和将会前来攻街亭的地方将领的能力。作为第一次北伐的总指挥,这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却没有考虑妥当,诸葛亮确实有很大的责任。
马谡在街亭与张郃对阵的时候,被张郃发现了自破绽,让张郃阻断了他的水源,导致军心动摇,最终被张郃击败,第一次北伐到此以失败结束。其实期间马谡也一直在努力坚守,但并没有等到知援军的到来。这与诸葛亮也有很大的关系,他在知道守街亭是件很困难的任务的情况下,道仍然选择慢速推进,而不是以最快的速度收拾三郡以外的其他郡县。导致马谡没有援军而被击败,第一次北伐,亦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就这么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