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得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是:得到黄金一千两,也比不上得到季布的一句诺言。
此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是成语“一诺千金”的典故
意思是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原句出自于西汉司马迁的《季布栾布列传》。
原文:
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
白话译文:
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2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
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
扩展资料:
司马迁写这篇《季布栾布列传》是饱含感情的。他一面赞扬季布、栾布的优秀品质,称赞他们是英雄好汉,视死如归,重义轻生,死得其所,一面又对刘邦的奸诈、猜忌、残忍和气量狭小等丑恶方面进行大胆的揭露,使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了他强烈的爱憎感情。
文中有些对话,像季布当廷对樊哙的指责,栾布对刘邦的反驳,理由充分,说理深刻,有极大的说服力。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从而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得到一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一句表示允诺的话。(参考资料最后一段)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记》记载了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季布因其言而有信而闻于世间,人们不但不举报他,反而纷相保护他,使其免于祸害,后人遂得"一诺千金"这一成语!
扩展资料:
楚国有一个名叫季布的男子,以恪守信义闻名全国。他从不轻易对别人许诺,但是一旦许诺之后,必定严守,成语“千金一诺”由此而来。
中国古人历来把信守承诺当做一种美德来赞扬。“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既是做人的学问,也是做人的资本。
一个人只要信守诺言,真诚地待人处世,就容易得到他人的青睐,交到肝胆相照的朋友,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信守承诺的人,就是诚实的人,靠得住的人。因为信守承诺,便树立了诚实可靠的形象,拥有了令人信服的口碑。遵守并履行承诺,能使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及时的帮助,孤独的时候得到友情的温暖。
当然,如果遇到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确实做不到你曾许诺过的事情,就应该及时通知对方,的充足的理由和真诚的谦意会使别人原谅,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1百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百度百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