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念佛是谁,这是禅宗的修行法门,师傅教弟子参话头,以妄制妄。从而能够明心见性。类似的话头还有“狗子有佛性也无”“父母未生我前的本来面目”
虚云大师曾经讲过如何参话头,可以看一看。
虚云老和尚开示:“什么叫做话头?头,就是未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就是一念末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是话尾。”-------这几句,实在是“过来人”所说!
其一:比如阿弥陀佛是句话,四个字只要在脑中闪现,已是话尾;这样,怎么“照顾话头”呢?这就要“定”的功夫了!“阿弥陀佛”四字还未出来,却知道自己所看的话头真真切切就是这四个字。犹如大鱼即将浮出水面,未见其形你就知道;
功夫不够时,让它在水中待一两秒再浮出(此时,四字全现)。日久之后,看住它,不让出水而知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乃至所看的话,念头一提起,都在话头上,永不落话尾;如是则“看话头”功夫成就!
其二:虚老讲“看”讲“照顾”;却不讲“参”。何以故?不会看话头,“参”就是“想”!就会落在言语上!蒸沙成饭,永不可得,驴念不悟!
再讲虚老后面一段:“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迥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这一段,总说此心“不生不灭”(合于中道)
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
不掉举:心躁动性,是谓掉举。不能保持安静,心不澄明。这需要“定”,也就是心思极细微,注意力极集中;
不昏沉:静中看话头,容易进入睡眠等昏沉状态;有一定功夫后,则容易“入定”,这都不是虚老所提倡,以其不易得“一念相应”之顿悟。
不着静:话头是动态的,活的;所以,最好是在生活中“看话头”,担水劈柴中、行住坐卧中;喝茶吃饭中;念头不失。
上面这些都是念头未生之际,所以叫不生。
不灭—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33—不落空
空了就是失去“话头”,念头灭了。所以,一失去马上提起,但不能自责!初看话头,肯定时时失去。
最后再引用虚老的几句:
“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
整理一下,路子就是:
1.发菩提心,愿成佛道,愿渡众生------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积累福德资粮,减轻障碍,调柔心性------3.熏习大乘经、论,对“真心”的概念有一个正知见-----4.学会看话头-----5.成就看话头(动中定力)功夫-----6“见山不是山”境界,等待“疑情”出现-----7.用看话头功夫“参”这个疑情(时常有“忘我”“为伊消得人憔悴”等事出现)-----8.遇真悟善知识设“机锋”(这一环节也可能没有,比如“闻客诵经”“见桃花开”“杯子落地”等等机缘)------开悟。(以上次第,喜好禅宗的人常常只注意到第三,而且还往往误会其中义理,若想开悟,不知要多少劫!)
开悟之功德,超于二乘圣者,位列“不退菩萨”,也是一切法门必经之关卡;切莫以为“易得”!悟者若修净土,必得“上品上生”,在成佛的道路上,比之上中乃至下下,不知“快速”多少劫;正是《楞严经》所说:“不历僧祗获法身”。
提醒 修行人 参话头抄 。 “,就是研究‘念佛是谁?谁在念佛?’这句话的来龙去脉。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参透‘念佛是谁?’就是金刚王宝剑,能知斩断一切欲念,只留有参话头的念,别的念一道概没有了,这时道心就生出来。”
这个问题,讲短了,可能会等于没讲,讲多了,又可能会一头雾水。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34讲简单的话,可能跟你问的这八个字一样简单,要是讲复杂了,所有三藏十二部都包括了这个意思。
所以,要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是自己去学习经教,自己依教奉行,闻思修,信解行证,自然会明白。直接讲一些答案,不如自己亲自去学修,最后明白悟解其义理。
这句话,其实是古德将禅净两大宗派的修行方法融为一体,如印光祖师所说,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宗之净土,净土与禅宗本来无二,只是下手处不同而已。所以,要明白这八个字的意思,就要学习禅宗和净土的教理,禅宗的经典很多,参话头是一种方法,净土宗的经典很多,近代有印光法师文钞,被视为“小三藏”,如果仔细研读,就知道文钞中禅净的义理都有。而净土宗祖师中,颇多禅净双修的祖师,如莲池祖师、彻悟禅师。只要恭敬研读这些祖师的著作开示,必然会有明白的一天。若是真明白了,就会知道念佛是无上甚深微妙禅,而照顾话头持之以恒就是在念自性佛,其实两者都是在念佛,本质上自他无二。但当现在这个末法时代,以净土宗念佛法门,最为稳妥,同时与我们众生法缘也最深,最适合我们现在这种精进不足、少大勇猛、乏恶习一断永断之根基,我们当有自知之明,不管修何法,必定要回向往生极乐,不求来世之世间善果。
此外,不管学习何宗派的修行法门,佛教基本义理必须熟悉,建议学习天台宗智者大师的相关开示著作,要注意的是,智者大师虽对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经法有判教,只是方便学修,无分别中说分别而已,切莫是一非余,学一宗派便否定其他宗派,学一经法便否定其他经法,这可是魔行了。若时间允许,能恭敬研读大智度论,则可以说佛教义理尽收。又若学有余力,则可发心读藏。如暂时无条件,也可熟读楞严经,坚持下去,必定有明白心地的一天,纵现身不证圣果,以此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定是万无一失,愿生即生。
最后,牢记以戒为师,以经为师,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则必有明白无上甚深微妙法的一天,但切莫存即身成佛之想,要发长远心、坚固心,即身成佛在我们这个世界已经是不可能,在这个世界示现成佛的下一尊佛必定是弥勒佛,这是本师亲自授记的,牢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犯未证方证的大妄语,也不会被一些自称是佛菩萨再来者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