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个-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是指冯友兰说的哪一个境界?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个-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是指冯友兰说的哪一个境界?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他把境界分为四个等级:
1. 自然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本能及社会风俗,无觉解或不甚觉解,如孩童,如原始人,他们做的事可能与他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说白了就是无缘由行事。
2.功利境界
人会有意识的为自己做事,所做之事的结果可能有利于他人,但其初衷和原则还是停留在利己阶段,功利意义明确。比如同事下楼取快递,顺便把你的盒饭带上来,虽然帮助了你,但初衷是下楼取自己的快递。他不会为了你的盒饭特意下楼的,除非···他暗恋你也说不定。可即便暗恋你,结果也是倾向于他本人的,毕竟献殷勤也是加分的嘛!
3.道德境界
当一件事上升到“道德”一词了,多少都有些讽刺的意味。这个阶段呢,一个人可能是感知到了社会的存在,并深知自己乃社会中的一员,有义务或有觉解为社会做点什么。如儒家所说:“正其义不谋其利”。这类人所做的大都是严格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可道德这东西太过主观了,和美、丑一样,都是主观意志上的判断,并且是相对存在的,不好评说。
4.天地境界
这阶段的人们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宇宙!(心系宇宙的人···超人?)他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更是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34孟子所说的“天民”。冯友兰先生说:“这种觉解,他为宇宙利益做事,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这四种境界中,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人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中国哲学的任务精神帮助人达到后两种境界,天地境界也称为哲学境界,通过了解哲学,才有可能到达这种境界。

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又称“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66哲学境界”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从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自然境界:

人若只是顺着本能或风俗习惯做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所做的事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2、功利境界:

人意识到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必然是不道德的人。所做事情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做的各种事,有功利的意义。

3、道德境界:

人了解到社会的存在,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人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

4、天地境界(哲学境界):

人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人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人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扩展资料:

冯友兰先生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

他的《中国哲学史》是继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后又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此书被冯的美国学生卜德译成英文,成为现今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为数不多的著作之一。在这部巨著中,他自称为“释古派”而与胡适的“疑古派”相区别。他着力论证了儒家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正统地位。这为他后来创立新理学思想体系积累了思想材料,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1990年7月,冯友兰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全部完成。冯友兰说这部书“不仅是过去的历史的叙述,而是未来的哲学的营养。这部中国哲学史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奠定了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基础,在中国哲学由近代走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是一座里程碑。

冯有兰是近代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己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冯有兰是一位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享誉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生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友兰




“正其义不计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句意〔译文〕处理事情的要点是:端正正确的主张,不谋私利;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

该句自《汉书· 董仲舒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其中,“正其谊不谋其利”,正:纯正;谊:交情;谋:谋求;利:好处。句意为:应当端正与人相交往的态度,不要为了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取某种好处或达到某种目的,才决定和他人结交。

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为: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

这是是董仲舒的重要经济思想,是约束人们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为。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士的组词有哪些呢 带士的字有哪些字? 一士的组词有哪些? 士的组词是什么 面对职场中的勾心斗角怎么办 工作中勾心斗角怎么妥善处理? 【规划】如何应对职场中的勾心斗角 工作中的勾心斗角如何解决 猜一成语,古什么今什么 古 什么今什么成语 成语人什么古什么 成语大全如古什么今 千里什么什么abcc词语 千里什么的成语 什么什么千里的成语 什么千里四字成语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个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冯友兰说的正面知识指的是什么? 冯又兰的人生的境界中四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哪个放在前? 永结同心是什么意思? 永结同心,百年好合,喜结良缘是什么意思 “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是什么意思? 黄袍加身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黄袍加身的历史人物是谁 黄袍加身指哪一人物的哪一事件???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说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把词语补充完整 千金( )得 填空 一刻千金的词语用法 及答案:一字千金(猜一出版印刷词语)的 一( )千... 一( )千金 象一诺千金一样的词语 乌合之众是何意·出自于哪? 春风得意是何意·出自于哪? 斗南一人是何意?出自于哪?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是何意·出自于哪? 请你用显而易见造句 用显而易见造句 显而易见的意思是什么? 显而易见 日语怎么说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头已百年身是什么意思 一时失足造成千古恨,下一句是? 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失是什么意思 “一时失足千古恨”是什么意思 关于春天描写花草树木的成语各20个 关于春天花草树木的成语 什么其不什么的四字成语 不什么其s四字成语 什么其不什么的四字词语 不什么其什么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霸王别姬课本剧短一点的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