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抄乎的意思是:学到知识后按时温习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孔子的《论语》,原文节选为: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扩展资料:
《学而》是《论语》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zd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不亦乐乎意思是:这不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吗?形容非常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现在常用来庆祝高兴开心的事情,多用于好心情的感叹
"时"乃循知环往复之意;"习"乃实践、行动验证之意,准确的翻译是“学习一项本领、一个技能、一种知识,然后不断的、周而道复始的去在实践行动中去验证他,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吗”
孔子的这句版话,体权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