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一、句子翻译:齐景公巡游到了麦丘这个地方。
二、春秋·晏子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9《晏子春秋·景公游于麦丘》原文: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曰:“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君之年长于胡,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曰:“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公曰:“善哉!子其复之!”封人曰:“使君无得罪于民!”
公曰:“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晏子谏曰:“君过矣,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公曰:“寡人固也。”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
三、翻译:
齐景公巡游到了麦丘这个地方,问那边界上的一个人说:“你多大年龄了?”那人回答说:“我八十五岁了。”齐景说:“你真长寿啊!你要祝我像你这样长寿!”边人就说:“祝您比先君胡公静更长寿,这是国家之福啊!”齐景公:“说得好啊!你再祝福一遍!”边人说:“祝您的子孙,都像我的寿命一样长寿!”
齐景公说:“说得好啊!你再祝福一遍!”边人又说:“祝您不要获罪于百姓!”齐景说:“确实有百姓获罪于国君的,哪有国君获罪于百姓的呢?”晏子规劝说:“主公您错了,那些与您关系疏远的人有了罪,由与您关系密切的人治罪;地位卑贱的人有了罪,由地位高贵的人治罪;国君如果获罪于百姓,该由谁来治罪呢?
请问,桀纣这两个暴君,是国君杀了他们的呢,还是百姓杀了他们的呢?”齐景公说:“我错了。”于是把麦丘赏赐给那个边民作为他的封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篇文章选自春秋·晏子《晏子春秋》,《晏子春秋》主要记载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过去疑古派认为《晏子春秋》是伪书,《晏子春秋》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晏子春秋》并非伪书。
《晏子春秋》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作者简介
晏婴(?—前500年),姬姓(一说子姓),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
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于是打开来,里面有一张用朱砂写的纸条:“吃鱼不要翻面,不要乘坐驽马(劣马)zd。”景公说:“好,按它这么说(有道理)!吃鱼不要翻面,(是)
讨厌它的鱼腥味;不要乘坐驽马(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晏子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吃鱼不要翻面,(是让国君)不要用尽人民的版力气!不要乘坐驽马(劣马),则是(让国君)不要把不肖之徒放在身边(使用)啊!”景公说:“纪有这样的警>句,为什么还会亡国呢?”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警句还会亡国吗—我权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方略,(要)把它悬挂在大街上(让人人都知道);纪国有这警句,装进壶里,还有不亡国的吗?”
请参考: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于是打开来,里面有一张用红笔写的纸条:“吃鱼不百要反复吃,不要乘坐劣马。”
景公说:度“有道理!吃鱼不要反复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不要反复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不肖之人版在国君身边。”
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晏子权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於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怎能不亡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