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出自第三回,介绍贾宝玉的诗词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翻译:无缘无故的寻找愁苦,有的时候又装疯卖傻
虽然生就一副好面容,肚子里却没有半点学问。
糊里糊涂的连人情世故也不懂,愚笨顽劣不愿读书。
行为奇怪性格乖张,那里管世人对自己不好的评价呢?
这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贾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所以说词中句句都是反话。
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宣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相貌好是真,“腹内草莽”就未必。贾宝玉读书多,知识博,文思快,才情大,他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一套一套有根有据的议论,他拟的那些匠额和对联,使包括贾政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都相形见绌。他写的《芙蓉女儿诔》、《姽婳词》等等,表现出了像样的文学家的风范,连薛宝钗都说他“每日家杂学旁收的”,承认他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8懂得多。他并不是“腹内原来草莽”、“不通世务”,而是他厌恶贾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与之为伍。不愿读的文章也只是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那管世人诽谤”,正表现了贾宝玉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的个性。
评价的是贾宝玉。
出处:出自清 曹雪芹《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第三回)》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百那管世人诽谤!
解释:无缘无故的寻找愁苦,有的时候又装疯卖傻虽然生就一副好面容,肚子里却没有半度点学问。糊里糊涂的连人情世故也不懂,愚笨顽劣不愿读书。行为奇怪性格乖张,那里管世人对自己不好的评价呢?
扩展资料:
贾宝玉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嘲笑道学所内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
贾宝玉这些被封建统治容阶级视为偏僻、乖张、大逆不道的言行,正是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而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那种傲岸倔强的叛逆性格的颂扬。
(1)偏激,不端正;可惜 (2)细绢做成的裤子/肥肉精米/借代 (3)似贬实褒(或正文反作)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
形容一个人,当然是贾宝玉,这百个人的性格很乖僻
读书立身治家平天下的大事正经事一点也不上心去做;最不喜欢读四书五经,这一类能求得功名的度书,但是贾宝玉是个不错的诗人;行为做派和别人不一样,很多人他是呆子,内疯疯癫癫之类的;
很多诗人都是这样,太浪漫了,容老百姓不理解他,他也不稀罕老百姓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