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古代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而李商隐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2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
可是纵观这些人,除了王维仕途很顺利之外,其他人的生活非常的窘迫,杜甫更加的困苦,甚至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很多文人的生活的非常的富裕。例如《止戈集》的记载,到了夏天,长安的天气非常的炎热,为了降温,当时的高官显贵们都购买冰块来解暑,但是因为当时没有冰箱,不能制作冰块。市场上所有的冰块都是冬天保留下来的,所以价格非常的高,根据史书记载“价等金璧”,冰块的价格等同于黄金、碧玉,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消费的起的,即使是当时的官员、富商需要冰块,也都是一小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2块、一小块的买,只有白居易“论筐取之,不复偿价”,用筐来取冰,然后还不讲价,真是太有钱了。更让人吃惊的是“曰曰如是”,每天都这样买,实在是让人震惊。
白居易为何能够过上这样奢华的的生活呢?原因是润笔非常丰厚。
白居易给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1 400个字,得铜钱70万。
皇甫湜为裴度写了《福先寺碑》,裴度赠送给他车马缯采已经很多,但是皇甫湜仍然很不满意,说:“碑文三千字,每个字三匹缣,给得也太少了!”裴度于是笑着送给他九千匹绢。
得到润笔最多的是李邕,杜甫写诗李邕家的豪华奢侈:“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毯子一类东西)。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可是在中国的文学史,论名气、论才华,白居易、皇甫湜、李邕与李白、杜甫相差不可以道里记,那么为何李白、杜甫等人就没有人给予丰厚的润笔呢?
原因是,润笔的大宗来自于墓志铭,负责写作的人需要为这些人歌功颂德,所以称呼写作墓志铭的行为是“谀墓”,韩愈生前好友刘禹锡在他去世后写的悼文中这样写道:“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李白等人傲骨铮铮,自然不屑为此。
另外想要赚取丰厚的润笔,需要写做的文学样式是文章。史书记载,韩愈写了一篇《平淮西碑》,唐宪宗将这文章的一块石刻赏赐给韩弘,韩弘就馈赠韩愈五百匹绢。韩愈写了《王用碑》,王用的儿子馈赠韩愈一匹带鞍的宝马和一条白玉带。白居易给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得铜钱70万。
而看一下李白等人的文学成就,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王维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著名诗人。李白等人擅长写诗,而当时能够挣钱的文学样式是文章,所以他们无法赚取丰厚的润笔了。
福先是碑文如何评价裴度,我觉得你可以去实地考察一下这个碑文还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在历史上他也有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