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祸祸的意思是指破坏、损坏或糟蹋、浪费。属于东北方言,同义词是“祸害”。
可以引申理解为互相逗贫、以大欺小等。
比如:你们成天就知道祸祸别人,不知道学点好的!
意思是成天给别捣乱,自己不学一点好的。
例句:
1、这几个老头儿算是被你们给祸祸完了!
2、古人都被我祸祸完了,眼下就差祸祸你了,长得轻浮也违章。
3、藏獒“被祸祸”生下巨型奶狗,奶狗越长越奇怪,主人看了都害怕。
扩展资料:
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
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中蕴涵了人类的认知加工。东北方言多义性符合家族相似理论。
东北方言有的无从查考。有一些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外地人很难理解,但是东北人熟悉它、认同它、运用它。东北方言以形容词居多,重音多放在前面的字上。
比如,“埋汰”是脏的意思。“的瑟”是不务正业或臭美的意思。“整个浪儿”是全部的意思。
东北话在语调上天然是幽默的,这就不难解释东北人的响声小品艺术在全国都那么受欢迎的原因了。受水平局限在语音方面我只能发掘这么多。
当然这是东北话与普听话不同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2的地方,值得申明的是,东北话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面都是与普通话最近的,对普通话的掌握会起到鸟瞰东北话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北方言
(原文)虽成如后祸非
(译文)虽然当下成了。但后来发生的祸患不是当初的错。
该句的意思是:世间的事情本就是无常变换的,相聚和分散都是缘分。相聚不一定是幸福的,分散也不一定就是祸事,事事关照自己的本心,不要去衡量时间的长短。
出处:本句无具体文章出处。
本句可以用来安慰刚刚经历分离的人,帮助他提早走出经历分离的痛苦。也可以对追求自己的人说,隐晦的表达不能在一起。
世事:世上的事;
无常:指事物变化不定。
皆:都;
福:幸福的事或情况;
祸:不幸的事或情况;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呀;
扩展资料:
无常
出处:《易·乾》:“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孔颖达 疏:“上而欲跃,下而欲退,是无常也。”
其它解释
1、变化不定。例如:《书·蔡仲之命》:“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小老头的脸孔像天色一样的无常。”
2、佛教语,谓世间一切事物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变异之中。例如: 汉朝牟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7融 《理惑论》:“万物无常,有存当亡。今欲学道,度脱十方。”
3、人死的婉词。例如:晋代法显 《佛国记》:“共诸同志游历诸国,而或有还者,或有无常者。”
4、旧时迷信所谓勾魂之鬼。例如:鲁迅《朝花夕拾·无常》:“至于勾摄生魂的使者的这无常先生,却似乎于古无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无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兮
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原文:夫祸富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或直于辞而不害于事者,或亏于耳以忤于心,而合于实者。 高阳魋将为室,问匠人。匠人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 生材任重涂,今虽成,后必败。”高阳魋曰:“不然。夫木枯则益劲,涂干则益 轻,以劲材任轻涂,今虽恶,后必善。”匠人穷于辞,无以对。受令而为室。其 始成,竘然善也,而后果败。此所谓直于辞而不可用者也。译文:这正是祸福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成,其中的变化难以明了。在靠近边塞的居民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有一次,他家养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去了,他的邻居为了此事,都过来安慰他。父亲说:“这事难道就不会变成好事吗?”过了一段时间,跑了的那匹马带着一群马返回。邻居们又都来庆贺。父亲说:“这事难道就不会变为坏事了吗?”果然,因为家里有不少好马,儿子骑马玩时把大腿骨给摔断了。这样,邻居家的人又前来安慰。父亲又说:“怎么知道这事就不可能变成好事了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参战,结果,边塞附近的居民十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5分之九的人都战死了,唯独这户人家因儿子跛脚,父子两人的性命全都保住了。所以说好事可能变成祸事,祸事可能转变为好事,这其中的变化是难以捉摸,深不可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