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这个说法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如果非要两个百半那半个也应该是孔子,孔子的儒学在世时不受统治阶级赏识,有弟子三千也算是立功的话,立德立言自然是没的说了,三个里只有两个,所以说半个都很难。王阳明和曾国藩自然是立德立功立言全都占了,王阳明质疑最度少,心学集大成者,成为圣人,平定叛乱,立言立德立功。曾国藩不知道是谁给知按得半个,平定太平天国,立功;曾国藩家书及整理的书信,广受推崇,立言;曾国藩守身修养,是古中国最后一个圣人,道立德,哪一项也不缺。看到有的说天津教案和镇压太平军残暴不能算立德,可笑,镇压太平军是大功德一件,太平天国残害百姓,远不是教科书上的抗暴政的正面形象,至于内为什么是正面形象,很容易想到,就不挑破 了。天津教案的确是曾的一个污点,发生之后曾国藩也算是一蹶不振,但人无完人,近代社会比之前的挑战更多,也只能是瑕不掩瑜。真要严格起来我觉得就王容守仁、曾国藩两个人能做到这三不朽
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百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据说,我国历史上度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问明和曾国藩。
1、孔子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2、王守仁
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答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今天版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3、曾国藩
曾国藩这个人物有点争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权家,文学上也有成就。
集立德、立功zhidao、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
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历史上有此殊荣最显著的有两个半人
两个人是指孔子和王阳明专
另外半个人是指曾国藩
之所以是半个人或许是因为忠于清室镇压太平天国暴乱而饱受争议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愿你生活属愉快。
岳飞就是一个,有抗金之功,忠义之名,满江红之言
还有霍去病,北击匈奴之功,勇冠三军之名,马革裹尸之言
林则徐,禁烟之功,开眼世界第一人之名,四国志之言